首頁>黨派·聲音>黨派學院 黨派學院
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
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簡稱民革),以同原中國國民黨有關系的人士、同民革有歷史聯系和社會聯系的人士、同臺灣各界有聯系的人士、社會和法制專業人士以及其他人士為對象,著重吸收其中有代表性的中上層人士和中高級知識分子。
1947年11月,中國國民黨民主派和其他愛國民主人士第一次聯合會議在香港舉行。1948年1月1日,會議宣布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正式成立。
民革成立以后,參與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籌備召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創建,為新中國的成立作出了重要貢獻。
新中國成立后,民革作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的成員,參加人民政權和人民政協的工作,為鞏固人民民主專政、發展愛國統一戰線、順利實現社會主義改造和促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改革開放以來,民革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大力加強自身建設,不斷建立和健全參政議政、民主監督的工作機制,積極履行參政黨職能,在國家的改革開放建設和促進祖國和平統一的進程中發揮著積極作用。始終以孫中山愛國、革命和不斷進步的精神鞭策和激勵自己,是民革的光榮傳統。
民革歷任主席為李濟深、何香凝、朱蘊山、王昆侖、屈武、朱學范、李沛瑤、何魯麗、周鐵農。現任主席萬鄂湘。
截至2012年6月,民革在全國共有30個省級委員會、267個市級委員會、52個縣級委員會,共有黨員101865人。
編輯:張敏
關鍵詞:民革 簡介 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