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2014全國兩會>好聲音>生態 生態
劉吉臻委員一席談
開展生態文明教育刻不容緩
剛剛過去的2013年,我國能源消耗總量為37.6億噸標煤,占全球能耗20%,煤炭消耗量已達到全球總消耗量的一半。這種能 源消費需求還在增加,能源形勢日益嚴峻。我認為,現在中國的能源危機已不僅僅是物質性危機,也是國際形象危機,更是民眾的意識、精神和知識危機。所以,對 于全民的生態文明教育亟待開展。
3月4日,在教育界42組小組討論中,劉吉臻委員的發言讓同組的委員陷入沉思。
“這 里舉一組數字:近年來我國每年的能源浪費在4億噸標準煤,占到能源生產量的12%至16%。居民的直接能源消耗為20%-30%,間接能源消耗達到 48%。我國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顆粒物排放均是世界第一。可是面對霧霾天,我們往往表現的情緒和反應就是無奈、恐慌和評論,卻不習慣去反思生態和能源 之間的延續性發展問題,理性地思考個體對于能源危機的責任。這充分說明生態文明教育的普遍空缺,我認為這是一種知識和精神的雙重危機。”
針對生態教育亟待普及和開展的狀況,劉吉臻建言:各級政府、高校、媒體都應自覺、主動地加強節能公共知識的整理與創造,給工業發展決策者、普通百姓、節能環保者提供不同層次的課程。
“我們十幾億中國人民始終是建設生態文明和分享生態文明成果的主體。節能必須從每個人做起,政府也必須賦予每個人節能環保的權利和能力,生態文明教育是生態文明必不可少的環節。”劉吉臻委員進一步表示。
編輯:羅韋
關鍵詞:生態 文明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