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2014全國兩會>好聲音>生態 生態
污染源信息零散滯后不透明,萬捷委員呼吁
盡快落實重點污染源信息實時公開
根據已更新的《2014年國家重點監控企業名單》,國家重點監控的廢水企業4001家,廢氣企業3865家,污水處理廠 3606家,重金屬企業2771家,其排放量之和占工業排放總量的65%,因此在落實污染源信息公開的過程中,落實重點污染源的實時排放數據公開,對推動污染治理意義重大。
本報訊(記者趙瑩瑩)去年全國兩會,環保部對關于重點污染源信息公開的提案作出了積極回應,一批省市區現已依照實行。這讓全國政協委員萬捷感到欣慰,可同時也對執行效果充滿擔憂,“迄今仍有部分省市尚未按照要求建立發布統一的信息平臺,或已建平臺無數據發布。”
2014 年1月1日起,環保部要求國家重點監控企業開展自行監測,并在環境主管部門統一組織建立的公布平臺上公開自行監測信息。然而,截止到2月19日,海南、甘 肅等省仍未設立統一公開平臺發布重點企業實時排放信息,上海市的發布平臺上無任何監測數據。萬捷認為,在線監測信息公開的平臺缺失及數據匱乏,使重點污染企業免于社會監督,影響區域內主要污染源頭的識別。
萬捷發現,當前重點污染源在線監測信息發布平臺存在諸多問題,包括廢氣國控企業覆蓋不全、信息發布滯后、更新頻率低、數據缺失、異常值缺少核查、發布方式查詢不便等,無法向公眾全面反映重點污染源的排放現狀,難以促進企業實質性減排。
在萬捷看來,當前主要污染物的在線監測技術和標準趨于成熟,環保部門可根據規范全面開展監督性監測。而且隨著信息發布、傳輸、接收流程的日益便捷,能夠及時有效地向公眾傳遞環境信息。
為此,他建議,環保部門盡快督促部分重點監控企業改變數據嚴重缺失、不能及時更新、重要污染物或排放量無數據的情況,優化平臺的易用性,提供歷史數據庫查詢 功能,協助公眾便捷地獲取相關信息。環境監管機構與企業明確數據傳輸有效性的責任機制,引入第三方機構監督審核來保證數據的有效性和準確度。對于出現數據異?;蛉笔闆r,應建立機制充分核查并給出合理解釋。
編輯:羅韋
關鍵詞:信息 重點 污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