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深·觀察深·觀察
金融支持城鎮化“馬蹄聲疾”
“‘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中巨大的融資及配套金融服務需求,是金融機構嶄新的藍海。”浦發銀行投資銀行部總經理楊斌日前表示。就在上周,浦發銀行正式對外公布其“智慧城市”綜合金融服務方案細節。
根據方案,該行將從“智慧城市”建設所涉及的信息基礎設施、智慧能源、智慧建筑、智慧公共服務、智慧市政、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慧醫療、智慧環保、智慧產業等10大重點領域及其典型項目,在整合傳統金融產品和特色產品與服務基礎上,從項目運行模式和項目操作流程等角度,采取逐個“擊破”的方式提供專屬的金融產業和服務。
緊密布局城鎮化
具體來看,浦發銀行推出的智慧城市綜合金融服務方案,包括銀團貸款、債務融資工具、財務顧問、股權投資基金、外國政府轉貸款、融資租賃/融資租賃保理、企業資產證券化、產業基金及政府引導基金等。國聯證券分析師楊春柳表示,新型城鎮化的推進勢必給交通、醫療和建筑帶來壓力,因此更需要合理的資源調配和布局,而智慧城市正是城市治理的重要轉型,浦發銀行在業內首推針對智慧城市的綜合金融服務方案,顯然是盯準了新型城鎮化發展的機遇。
據了解,目前浦發銀行已與6個城市和地區的“智慧城市”主管部門進行溝通,調研相關地區“智慧城市”規劃和需求,著手選擇部分示范項目進行重點推動,并計劃在這些示范項目推動的過程中總結經驗,盡快探索出可復制的創新融資模式,助力其他試點城市因地制宜開展智慧城市建設。
值得關注的是,交通銀行在2014年工作會議上也提出,要大力支持具有全局性、基礎性、戰略性影響的重大項目建設,積極支持消費、“三農”、保障性安居工程、城市基礎設施、交通基礎設施、節能環保、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重點領域。
多途徑滿足資金需求
相比浦發、交通銀行等在今年緊鑼密鼓布局城鎮化金融,開發性金融似乎行動更快一些。在陜西臨潼綠色城鄉統籌發展過程中,國開行陜西省分行就以其通過投融資體系建設來支持新型城鎮化項目,破解了臨潼國家旅游休閑度假區資金需求巨大、項目回報周期長的難題。
記者了解到,國開行陜西省分行設計了“基金+公司”、“投資+貸款”、“支持文化產業+改善民生”的發展理念和融資理念,為信貸資金進入、防范貸款風險創造了條件,為項目順利實施提供了資金保障。
同時,該行還促成國開金融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了全國首個城市發展基金——開元城市發展(西安)基金,通過社會化融資手段為項目提供資金支持,落實資金30億元,為項目建設提供了資本金,緩解了短期政府出資壓力,保證了項目順利進行。更為關鍵的是,在資本金到位后,該行還為該項目提供配套貸款45億元。
“該筆資金的到位,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陜西省內其他商業銀行陸續跟進融資。”陜西銀監局政郵處工作人員鄭瑋告訴記者,截至2013年末,當地各金融機構為臨潼國家度假區項目共授信99.81億元,已放款64.42億元,為項目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持。
與區域建設齊頭并進
“我們緊密結合天津城鎮化建設實際,努力將天津城鎮化建設的黃金期轉變為自身大有作為的發展期,積極跟進。”農發行天津市分行有關負責人表示,截至2013年末,該行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貸款余額277億元,占全行貸款余額的81%,貸款規模由新業務開辦初期40億元躍升至340億元。
據介紹,借助國土資源部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政策,天津提出了以示范小城鎮建設為龍頭,大力推進以農民居住社區、示范工業園區和農業產業園區“三區”聯動建設為主要內容的城鎮化發展新模式,先后啟動了49個示范小城鎮和31個示范工業園建設,有效推動了農村城鎮化進程。
結合天津市總體規劃,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農發行天津市分行確定重點領域、重點區域和重點項目,以金融支持當地城鎮化建設。該負責人表示,在重點領域上,該行確立了以示范小城鎮建設項目為切入點,以農民集中住房、農村土地整治和水利建設貸款為載體,全面支持農民居住社區、示范工業園區和農業產業園區的業務發展重點領域。截至目前,已累計支持城鎮化建設項目32個,累計授信525億元,累放貸款375億元,192個村8.7萬戶23.3萬農民喜遷新居。
在重點區域上,則選擇經濟發展好、綜合實力強、區位優勢明顯、城鎮化進程快的區縣作為重點區域實現突破,根據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先近郊后遠縣順次發展,逐步推進。截至目前,該行與天津市10個農業區縣全部建立了信貸關系,業務覆蓋面達到100%。
編輯:羅韋
關鍵詞:城鎮 金融 智慧 項目 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