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中石化、中石油十年來共獲政府補貼超千億

2014年04月15日 11:28 | 作者:朱星 | 來源:新京報
分享到: 

  據數庫統計,截至4月10日,A股共有1556家上市公司發布了2013年年報,其中1377家獲得政府補貼,合計金額超過770億元。2012年,2537家上市公司中,有2387家獲得政府補貼,占比高達94%,累計補助金額約為1070億元。

  記者梳理歷年年報發現,自2004年以來,“兩桶油”10年獲政府補貼累計超過1250億。此外,政府補貼成了部分上市公司扭虧盈利的“法寶”,一些*ST公司靠此方式避免退市,長期留在資本市場。

  “兩桶油”多年獲高額補貼

  3月21日,中石油發布2013年年報稱,獲得103.47億元的政府補貼。這是中石油連續第三年成為A股“補貼王”。同年,中國石化獲得了23.68億元的政府補貼。

  根據“兩桶油”年報統計得出,自2004年以來,兩家公司共獲得國家財政補貼1258.83億元,其中,中石油獲得補貼484.38億元,中石化獲得補貼774.45億元。

  年報顯示,自2007年獲得補貼11.10億元后,中石油每年拿到的財政補貼均超過10億元。2011年至2013年,連續3年成為A股“補貼王”,分別獲得補貼67.34億元、94.06億元、103.47億元。

  2005年至2008年的A股“補貼王”是中石化,分別獲得補貼94.15億元、51.61億元、48.63億元和503.42億元。

  對于獲得高額國家補貼的原因,中石化在2008年年報中稱,政府補貼是為了彌補有關境內成品油價格和原有價格倒掛,以及本集團采取措施滿足國內成品油市場供應,而于相應年度中產生的虧損。

  對于2008年獲得財政補貼,中石油解釋稱,主要是中國政府為保障原油、成品油市場供應而給予本集團的財政扶持補貼。

  “兩桶油”在獲得高額政府補貼的同時,也一直保持著高利潤。

  年報顯示,在獲得高額補貼的2008年,中石油和中石化凈利潤分別為1138億元和284億元,2013年此項數據分別為1296億元和672億元。

  23家*ST公司靠補貼保殼

  對于一些面臨摘牌風險的*ST公司來說,政府補貼成了他們摘帽的救命稻草。*ST寶碩就是其中一例。

  *ST寶碩2013年三季報顯示,2013年前三季度其實現凈利潤-8643萬元。若2013年繼續虧損則會被暫停上市。

  同年年報顯示,2013年,*ST寶碩共獲得來自保定市和滿城縣兩級政府的6.07億補貼,這被認為是*ST寶碩保殼的關鍵。今年3月6日,*ST寶碩公告稱,撤銷退市風險警示后,證券簡稱由“*ST寶碩”變更為“寶碩股份”。不過,公告提示,公司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負。

  此前,*ST寶碩已有靠政府補貼擺脫暫停上市命運的經歷。2010年,面臨暫停上市*ST寶碩,依靠當地政府3000萬元的突擊補助,扭虧為盈,并得以繼續留在資本市場。

  連續兩年虧損的*ST南化,亦是靠南京市財政局撥付的2.9億元經營性財政補貼成功保殼。2013年發生經營性虧損的*ST亞星,在去年最后一天,收到財政補貼9794萬元以及搬遷損失補貼5655萬元。公司稱,將把補貼計入營業外收入。

  據數庫統計,截至4月10日,已發布年報的23家*ST公司(包括進入2014年后申請“摘帽”的)2013年共獲得15億元的政府補貼。

  業內人士認為,單純為了不“戴帽”、不退市的補貼,干擾了正常市場機制,財務補貼成為扭虧的常規手段,催生上市公司“死而不僵”。

  有專家指出,雖然從地方政府爭取財政補貼收入是*ST公司擺脫虧損現狀,避免摘牌最有效最快速的手段,但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社會資源使用的效率低下。“對*ST上市公司的財政扶持應當堅持市場化導向,以間接補助形式替代直接的資金補助,將財政補貼的關鍵放在完善市場和制度以及改善投資環境上來。”

  部分公司政府補貼超過凈利潤

  數庫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有8家上市公司獲得的政府補貼超過10億元,2012年為10家。

  其中,中興通訊的補貼金額,連續兩年超過了其當年的凈利潤。2012年,中興通訊獲得21.8億元的補貼,其當年的凈利潤為-28.41億元;2013年,中興通訊凈利潤為13.58億元,其獲得政府補貼為23.05億元。中興通訊2013年年報顯示,其獲得的補貼主要來自軟件產品增值稅退稅。

  東方航空也存在相同的情況,其2013年的凈利潤為21億元,政府補貼金額為23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虧損2億元。

  據不完全統計,2013年,超過170家公司獲得政府補貼超過了其當年的凈利潤。

  TCL集團2013年獲得22億元的政府補貼,其當年的凈利潤為28億元,政府補貼在凈利潤中占比達79%。

  南方航空2012年和2013年分別獲得了12.58億元和11.76億元的政府補助,其2012年和2013年凈利潤分別為26.28億元和18.95億元,政府補助占比分別為48%和62%。

  業內分析人士指出,政府補貼對部分公司而言,起到了粉飾報表的作用,這些公司未來盈利存在問題。

  政府補貼名目繁多

  按會計準則規定,政府補貼是指企業無償取得的貨幣性資產或非貨幣性資產,但不包括政府作為企業所有者投入的資本。

  從上市公司財報來看,政府補貼的主要形式包括:財政撥款、財政貼息、稅收返還和無償劃撥的非貨幣資產。

  我國的財政補貼以調整產業結構為導向,主要投向對中小企業的扶持、節能環保產業和高科技創新的產業,涉及包括國家重大專項配套資金、國家產業振興預算在內的專項補貼等。

  2013年獲得6.8億元政府補貼的比亞迪,補助項目就包括汽車及相關產品研發活動補助、上海研發基地技術補貼,其中,涉及新能源項目的就有6項。

  除了政策法規設定的補貼,行政安排補貼也名目繁多。

  青松建化2013年獲得政府補助中,有一筆青松小區住房補貼431萬,是政府對該公司員工的住房補貼。

  “亂貼”扭曲真實業績

  專家認為,政府對ST公司進行補貼,實際上是用服務老百姓公共事業的稅收挽救劣質資產,有違優勝劣汰的市場規則。地方財政的“亂貼”不僅會扭曲上市公司的真實業績,也會間接地誤導企業投資的合理方向,成為市場調節機制失效的主要因素。

  專家認為,制度性漏洞的存在是地方政府財政“亂貼”源源不斷的根本原因。“完善退市制度,可以有效遏制財政資金冒充凈利潤干預市場。”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鄭宇潔說道。

  記者了解到,長時間以來,主板的退市制度只考察上市公司的“凈利潤”指標,即上市公司連續三年凈利潤為負則暫停上市。因此,不少上市公司一旦獲得財政資金的補充,便可輕松實現凈利潤正值。

  “財政補貼主要操縱的是凈利潤指標,但不可以改變凈資產值。新的退市制度以2012年為起點,并于2014年年底全面生效,上市公司凈資產連續兩年為負,即可啟動退市程序。”一家上市公司財務人員告訴記者。(記者 朱星)

 

編輯:顧彩玉

關鍵詞:補貼 億元 政府 凈利潤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福利网 | 亚洲伦理AⅤ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观看免费h视频网站 | 最新亚洲日韩一区二区 | 孕妇动漫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最新日韩一区二区综合另类 | 综合色桃花久久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