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鉅惠民生 鉅惠民生

“滇紅茶制作技藝”入選國家非遺

2014年12月31日 13:48 | 來源:央廣網央廣圖庫
分享到: 

  原標題:“滇紅茶制作技藝”入選國家非遺

 

W020141231463035865692

“滇紅茶制作技藝”入選國家非遺(央廣網記者 李健飛 攝)

 

  

  央廣網臨滄12月31日消息(記者李健飛)近日,臨滄鳳慶“滇紅茶制作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2014年12月31日,在“滇紅入遺”新聞發布會上,茶葉專家、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云南省文化廳官員就該項目申遺和傳承情況、保護要求進行發布。

  在發布會上,云南省文化廳非遺處副處長董艷玲傳達了《國務院關于公布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通知》。根據通知,臨滄鳳慶的“滇紅茶制作技藝”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具體為傳統技藝類。

  “滇紅非遺“仍需進一步回歸民眾增加活力

  董艷玲表示,充分發掘傳統技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價值對于提高國家軟實力具有重要意義。她說:“滇紅茶制作技藝文化悠久、工藝精湛。滇紅以云南大葉種茶樹鮮葉為原料,經萎凋、揉捻、發酵、干燥四道工序加工完成。該項目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優勢,也最具人文色彩、民族親和力和認同感的文化傳統,是云南悠久歷史和文化多樣性的最佳詮釋”

  她認為,鳳慶當地文化部門和滇紅生產企業應積極開展生產性保護,推動非遺回歸民眾,融入生產。要積極保護非遺的真實性、整體性、傳承性。通過生產性保護增強自身活力,提高傳承人的積極性,培養后繼人才,促進文化消費,從而改善民生。她希望作為項目傳承保護單位的云南滇紅集團要積極培養傳承人隊伍,建立檔案和數據庫,把非遺保護和現代茶企業制度結合起來,推動滇紅茶造福茶農、造福社會。

  “滇紅非遺“保護10年規劃已經制定

  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滇紅茶制作技藝”第四代代表性傳承人,現任滇紅集團董事長、總裁王天權在發布會上就該項目情況、申遺情況和保護情況作了具體介紹。他說:“滇紅茶”誕生于抗戰時期的1938年,由茶葉專家馮紹裘先生在云南臨滄市鳳慶縣創制。當時作為出口創匯的重要產品,它有力支援了抗戰,也被稱為“愛國茶“和“抗日茶”。“滇紅茶”具有厚德、精工、恬靜的茶道文化,是滇茶的代表,也是中國紅茶文化的重要一員。

  他介紹,從2012年啟動申遺開始,滇紅企業做了大量的發掘保護工作,先后組織訪問老職工、老領導和老茶莊的后代30多人,搶救、搶救和整理了一批珍貴的檔案、文獻、文物等歷史資料,摸清了“滇紅茶制作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為使滇紅這一品牌得到永久保護,非遺技藝發揚光大,滇紅集團已經制定了2015年至2014年滇紅茶制作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10年規劃。他表示,滇紅集團將以“滇紅茶制作技藝”正式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為契機,加大保護和傳承力度,為滇紅茶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

  云南又有17個項目入選 “非遺”走進平常百姓

  據滇紅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從2012年起,該集團已恢復實施“師帶徒”制度,在傳統滇紅茶生產崗位設立師徒人員110人,并把這些崗位列為關鍵崗位穩定傳承譜系。

  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11月11日,國務院向社會公布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153項)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拓展名錄(153項)。云南省共有17個項目入選。其中,滇紅茶制作技藝、蒙自過橋米線制作技藝、鶴慶銀器鍛造技藝榜上有名。

  “滇紅入遺”是近年云南加強非遺保護和傳承的縮影。據悉,近年來云南省內烏銅走銀、滇劇、餌塊等各類非遺技藝傳習館、培訓學校不斷興建。各種形式的非遺“入社區”、“入學校”活動也喚起了更多人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關注。

 

 

編輯:鞏盼東

關鍵詞:“滇紅茶制作技藝” 入選 國家非遺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乱子伦国产对白在线播放 | 亚洲第一页A∨在线 | 亚洲激情五月天照片 | 日本特黄特黄刺激免费大片 | 亚洲精品自在线 | 日韩经典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