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史記·資政>戰爭硝煙戰爭硝煙
任弼時幫助農民解決實際困難
1940年,任弼時回延安任中共中央秘書長,從人事安排到誰吃大灶、中灶、小灶,事無巨細,他都親自抓,十分辛苦。
由于能夠堅定地維護黨的團結,處理問題周到,關心愛護干部,情系民眾疾苦,待同志平易近人、和藹可親,所以很多同志遇到問題都愿意來找他解決,大家都親切地稱他為“黨內的老媽媽”。
任弼時在延安棗園期間,擔任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分管中央機關、組織、外事、農委、婦委、青委等項工作,日理萬機,十分繁忙,每天幾乎要工作15個小時以上。然而不管怎么忙,他都時刻關心著棗園周圍農民群眾的疾苦,經常抽出時間深入農民家庭,問寒問暖,幫助解決實際困難。
一次,一位老農告訴他:“地里的雜草長得比莊稼還快,大家都忙不過來。”翌日清晨,任弼時就頭戴草帽,身穿便裝,扛著鋤頭,帶領一批機關干部、戰士,支援農民除草。農民趙占山的妻子患了急病,窮山溝里缺醫少藥,正當趙占山準備用門板將病人抬到十幾里外去求醫時,卻有人前來叩門,打開門一看,是一位背藥箱的軍醫找上門來治病了。這使趙占山喜出望外,感動不已。原來,任弼時曾經交代棗園村的村長,凡農民家遇有急事,必須迅速向他報告。這次便是根據村長的報告,任弼時親自將正在熟睡的醫生叫醒,打發前來的。
編輯:曾珂
關鍵詞:任弼時 任弼時解決農民實際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