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場>人物志人物志

王明明:書法家要加強人文修養 尊重書法規律

2015年02月28日 09:12 | 作者:王明明 | 來源:人民政協報·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中國自有文字以來多是拿毛筆寫字的,幾千年沒斷,中國歷史上的一些書法經典都是當時的文人、名人他們所創造的藝術高峰,是經過歷史篩選留下來的,從而確立了中國書法在世界藝術史上的崇高地位。

 

  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中國書法的發展從中小學生的教育開始,脫離了毛筆字,改為鋼筆字,改革開放以后,又成立了書法協會,中國的書法就變成了一個行當。現在的電腦時代,拿鋼筆寫字的人都很少了,這是一種現實,我們必須注重現實。中國目前書法發展的繁榮,我覺得應該思考幾個問題,即在書法的繁榮發展中,在繼承傳統書法中,注重研究書法的規律尤為重要。

 

  “書法”兩個字,前面是“書”,后面是“法”,日本叫“書道”,“法”和“道”說明拿毛筆寫字必須要從事“法和道”,這是祖宗立下的規矩。書法需要工夫,需要一生的工夫,需要人文的修養。為什么歷史上的大家都是學者、名人,包括新中國成立以后很多的老先生,如啟功、林散之、趙樸初先生,首先是一個學問大家,這是一條非常重要的規律。

 

  現在的一些藝術家耐不住這樣的寂寞,名和利的追求,使書法脫離了最根本的本質,那些在書法中追求觀念的更新,求變、求怪,求“風格”,這是一種浮躁的表現。我認為書法風格的創立、新觀念代替不了真功夫,是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有扎扎實實的修養和功力之后,才能出現自己的書法風格,自己一種真性情的表現,一種全面人格及修養的體現。毛主席年輕時,楷書功力非常深厚,才有后來有他草書的揮灑。新加坡的潘壽先生說的一句話講得非常好,他說“書法奇是仙,怪是妖”,他點到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度”的規律。

 

  歷朝歷代的大家,花了上比常人多百倍的工夫才成就了一個書法家。可是我們現在花了多少功夫呢?我們有了那么多的名帖可以看到,有了更多的信息資訊,我們就覺得是站在歷史和古人的高度上,但是我們這代人書法水平的高度在哪里?我認為,書法比繪畫難得多,因為它有標準。這個標準就是一個縱線的標準,即歷史縱線的標準,我們當代不管誰有多大名氣,他的作品必然要經過歷史的檢驗,能否留住只有時間說了算,歷史說了算。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抓緊練功,重新找回這種傳統的規律。要尊重書法的規律,這個規律是每一個人都要從傳統中吸取的精華,才能達到藝術的一個高度,也才能使自己的作品留到歷史之中。

 

  (作者系全國政協常委、國務院參事室副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北京畫院院長)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王明明 書法 人文修養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9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 亚洲欧美国产国产综合一区 | 亚洲精品国产品国语在线观看 | 日本欧美另类视频在线 | 中文字幕在线亚洲第一 | 最新国产极品高清在线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