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營養膳食營養膳食
春分養生記得多吃時令菜
一場春雨一場暖, 鶯飛柳青春分來。春分在每年3月21日前后,是一年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四個節氣。春分的意義,一是指一天時間白天黑夜平分,各為12小時;二是古時以立春至立夏為春季,春分正當春季三個月之中,平分了春季。春分這一天陽光直射赤道,晝夜幾乎相等,其后陽光直射位置逐漸北移,開始晝長夜短。
從健康方面來講,春分一過,人體的血液和激素活動正處于相對的高峰期,而氣候忽冷忽熱也會導致人體的平衡失調,容易引發呼吸系統疾病、心腦血管疾病等。因此,營養專家認為春分前后要注重飲食上的調養。
時令菜更具營養價值
春分將至,我們該如何養生才得當呢?專家建議多吃時令菜。時令菜即是當季生長的蔬菜,也被稱為“運氣菜”,春分前后多吃時令菜有益于身體。同時,我們的日常飲食還應注意“陰陽平衡”。
專家指出,食物一要講究"氣",二要講究"味"。因為食物和藥物都是由氣味組成的,而藥物、食物的氣味只有在當令時,即生長成熟符合節氣的食物,才能得天地之精氣,才更具營養價值。臨近春分節氣,吃具有養陽功效的韭菜可增強人體脾胃之氣,食用豆苗、萵苣等食材,有助于活化身體生長機能,都對春季養生益處多多。
由于食物分為寒、熱、溫、涼、平五種屬性,春季食補養生還應注意食物的陰陽互補,如在烹調魚、蝦、蟹等寒性食物時,添加蔥、姜、酒、醋等溫性調味品,以防止菜肴性寒偏涼;在食用韭菜、大蒜、木瓜等助陽類食材時,配上蛋類等滋陰食材,可達到陰陽互補的目的。
春分四種常見時令菜
兩千多年前的孔子就告誡我們“不時,不食”,就是說,不是這個季節的菜果就不吃。所以,春分要多吃時令蔬菜,大自然在春天賜予我們的食物味道有如春天般清淡而甘甜。下面小編將介紹四種春分常見的時令菜。
春分時令菜之薺菜
吃春菜是春分的習俗,挖薺菜、炒雞蛋,可以去除貓冬積藏下來的濁氣,免于春困。春季補鈣首選蔬菜,非薺菜莫屬。薺菜營養豐富,其維生素C、類胡蘿卜素以及各種礦物質含量較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其含鈣量接近同等質量牛奶的3倍。
春分時令菜之豆芽
春天是維生素B2缺乏癥的多發季節,春天多吃些黃豆芽可以有效地防治維生素B2缺乏癥。常吃黃豆芽有健腦、抗疲勞、抗癌作用。黃豆在發芽過程中,黃豆中使人脹氣的物質被分解。有些營養素也更容易被人體吸收了。
春分時令菜之韭菜
春分時節值得一吃的有韭菜。俗話說,韭菜有“春食則香,夏食則臭”之說。這時的韭菜嫩鮮,最好吃。韭菜中胡蘿卜素和維生素C的含量較高,葉酸和鉀含量也不錯。而且,韭菜中有大量膳食纖維,能促進腸胃蠕動,預防便秘。另外,韭菜特殊的辛辣香味來自于其含有的異硫氰酸鹽,有抑制多種細菌的作用。
春分時令菜之枸杞芽
枸杞的嫩芽營養成分豐富,特別含有肌甙、谷氨酸、門冬氨酸、精氨酸等,能夠滋補肝腎、清火明目,增強人體免疫力。可用于抗疲勞和降低血壓,并能保肝、降血糖、轉化血管、降低血脂,對脂肪肝和糖尿病患者具有一定的療效。
專家認為,從某種角度說,吃對了才是養生。注重養生的人,春分記得多吃些時令菜,并注意食物的陰陽互補,用以調理腸胃,讓人體達到一個陰陽平衡的狀態。
編輯:趙彥
關鍵詞:時令菜 呼吸系統疾病 心腦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