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策論 策論

醫檢結果互認需破除利益壁壘

2015年03月30日 15:54 | 作者:木須蟲 |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分享到: 

  這是許多患者尷尬乃至“窩火”的經歷:看同一種病,跑不同的醫院,各家醫院CT、B超、血項等檢查結果互不相認,不斷重復檢查,單據攢了一堆,付出無數的精力和花費,檢查結果也是一樣……分析人士認為,國家衛生部門要求推進醫檢互認,減少重復檢查;但是一些省市衛生部門的通知又賦予臨床醫生以“最后決定權”,這樣一來,國家政策在貫徹落實過程中容易變形走樣,因而重復檢查難以避免。(3月30日《南方都市報》)

  醫檢結果互認,不僅理論上可行,而且是節約醫療資源,減輕患者負擔,簡化就醫環節,改善醫療服務的好舉措。然而,在醫療的臨床中,遭遇到醫院與醫生的“軟抵制”,究其原因恐怕利益的算計還是主要因素。

  首先,不少的地方醫保對醫院醫療中藥品的費用作了嚴格的限制,防止醫院亂開藥,過度醫療,反而倒逼醫院用重復檢查來平衡這個比例,規避自己的利益風險。其次,醫院對醫檢存在一定程度的依賴。這些年,拼設施、設備的醫療“軍備競賽”在各地屢見不鮮,只要是三甲幾千萬的高級CT、MR等大型高檔醫療設備都快成了“標配”,至于原來還作為高端設備的CT現在已經開始向鄉鎮衛生院普及。羊毛出在羊身上,檢查設備盲目無序配置,由患者來買單是再正常不過的邏輯。

  更重要的是對檢查依賴,還裹挾著醫療正常需要的外衣。醫療是一門經驗性的科學,原有的檢查不準確也有可能,不排除存在的“誤讀”風險。此外,還有一些基于臨床癥狀的不同判斷,類似的檢查要看的重點也會有所不同。這些因素,客觀使得重復檢查、過度檢查與合理檢查之間的界線并不十分清晰,這也是原衛生部一再強調醫檢結果互認,難以被臨床所遵循的癥結所在。

  醫檢結果難互認,不僅關乎醫療倫理,也受制于可見和不可見的利益壁壘,深層次其實還在于層級分明而又各自割裂的醫療體制。其它醫院的檢查結果為何不能被本醫院所采用?歸根結底是,每個醫院都在追求大而全的模式,誰都想做最好的醫療、建最好的醫院、買最貴的設備,導致的惡性競爭,不僅使得許多的重復建設嚴重,也使得互相之間,缺少信息、資源、市場共享的內在動力。

  對于如何推動醫檢結果互認,專業人士給出了解藥:一是構建醫療信息服務平臺,促進醫院資源共享;二是將醫生的收入與檢查收入分離,從根本上改變檢查提成的收入辦法;三是患者多了解自己的病情,多咨詢專業醫生,以減少被重復檢查的幾率。坦率地講,這些在技術上的確可行,也容易想到的,但是不拆除橫亙在醫院之間的壁壘,不理順不同層級醫院之間的利益鏈條,建立利益共享機制,信息共享恐怕只是奢望。

 

編輯:水靈

關鍵詞:醫檢結果互認 破除利益壁壘 醫院 醫療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污污网站国产精品白丝袜 |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 | 制服丝袜中文字幕有码中出 | 亚洲视频日韩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无线乱码在线观看 | 在线中文字幕亚洲欧美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