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合理用藥合理用藥

怎么正確吃清火的中成藥

2015年06月05日 14:57 | 來源:生命時報
分享到: 

  編者的話:上火是機體的一種病理狀態,多數人都有切身體會。用對清火藥能有效緩解癥狀,但用錯就易傷身。本期,本版特邀南京市中醫院藥學部主任藥師李文、南京市中醫院金陵名醫館主任醫師張鐘愛、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心內科副主任醫師江海濤向大家介紹如何用對清火中藥。

  類型 火有虛實之分

  中醫認為,人體內有氣機運行,根據氣機的不同狀態,可分別歸屬為木、火、土、金、水五行。氣偏于動態而運行較快就對應于火,氣偏于靜止就對應于水。火又可分為實火和虛火,如果氣機在狹小的空間運動必然擁擠,這種情況是實火;如果氣機運行很快,但空間不狹小,就是虛火。實火要側重于疏散,散開以后氣機不再擁擠,火也就消散了;虛火則要側重于滋陰,陰氣充足以后可以涵養住陽氣,使陽氣不再亂竄,也就不表現為虛火了。

  火可出現在心、肺、肝、胃、腎等臟腑,都可用中藥治療。具體選藥應考慮每一味的性味歸經。首先要選寒性或涼性的藥物。其次再選擇藥物的味。寒涼的藥有苦寒、辛涼、甘寒三種,實火一般用苦寒或辛涼類,因為這兩類藥能夠寒涼清熱的同時,又有疏散、開破的作用,把擁擠的氣機散開;虛火一般選甘寒的藥物滋陰。最后還要考慮藥物的歸經,比如心火常用黃連、蓮子心、竹葉等;肺火常用黃芩、桑白皮,肝火常用龍膽草、川楝子。這都是為了是藥物的作用更有靶向性。

  火毒就是火聚集后產生質變,對機體造成更大傷害,出現紅腫熱痛等癥狀,大都需苦味藥把結聚破開,如黃連、黃芩、大黃等都有清熱解毒的功效。此外,牛黃、雄黃也有清熱解毒的功效。▲

  效果 3種藥武功高

  一些中藥清火作用明顯,只要明確病因,單獨使用時效果就較好。但這幾個清火高手最拿手的領域有所區別。

  黃芩最會清肺火。黃芩能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因為它質地中空,和肺臟輕虛的特性相似,所以最擅長清肺火,表現為發熱咳痰、煩渴多飲、膚如火燎等。此時可取黃芩10~20克,煮10分鐘后放至適宜溫度后口服。此外,口腔潰瘍、咽喉腫痛等病癥也可服黃芩,因為它善治機體上部的火盛。

  肝火耳鳴用菊花。菊花能疏風清熱、平肝明目,尤其能緩解肝火旺盛者的眼睛干澀癥狀。此外,菊花還有平肝陽的作用,頭眩耳鳴者也可服。菊花質地松散,不用煎煮也能把有效成分溶出,可以取3~5克用水沖泡代茶飲。很多苦寒藥雖能清熱,但用久會傷陰,因此黃芩、黃連這樣的藥物只能短期服用,菊花則沒有這個弊端,只要不是虛寒體質就可長期用。肝陽上亢而頭暈的人,可用菊花做枕芯,能起到清爽頭面的功效,需要注意的是,建議裝枕芯前,把菊花密封放鍋里蒸一下,以殺死蟲卵。

  清腎虛火,地黃最拿手。地黃是一味滋腎陰、清虛火的良藥。腎陰虛的人常常有腰酸、五心(手腳心和內心)煩熱、盜汗、頭暈耳鳴等癥狀,如果用苦寒藥會適得其反,必須用甘寒藥滋陰。地黃富含汁液,且煎出的藥液質地濃厚色黑,能沉入下焦填補腎精。不過,有人服地黃后會腹瀉,經常便秘者可用生地黃30克煎煮十幾分鐘后服;必要時用熟地黃10~15克,煎煮30分鐘再服用,可避免腹瀉。▲

  成藥 先看癥狀再選

  有時一味藥清火效果不佳,需要多種藥聯合起來組成團隊(如制成中成藥)攻克。和武林高手分門派一樣,根據清火類別的不同,這些中成藥也可分成幾類。

  胃火。胃火的產生和飲食有關,如吃太多肥甘厚味,導致脾胃運化功能下降,表現為胃脹痛等,可用清胃散、牛黃清胃丸等。

  肺火。虛火表現為干咳少痰或痰少而黏、潮熱、盜汗、手足心熱、失眠,可用百合固金丸。實火常表現為痰多色黃、黏稠、喉燥咽痛、面紅口干、心煩口渴、胸滿氣喘,可服用牛黃清肺散、鮮竹瀝等。

  肝火。多與工作壓力,生活環境,以及身體的激素變化有關。一般表現為頭暈、面紅目赤、口苦咽干、急躁易怒、舌邊尖紅等,有時還會感到心煩易怒、睡眠欠佳。此時可遵醫囑口服杞菊地黃丸,注意飲食少酸多甜,養肝、健脾、和胃。

  心火。最容易出現的癥狀是失眠,還可表現為心悸、舌尖痛等。由于引起心火的原因比較復雜,建議咨詢醫生后選藥,飲食上應多吃酸棗、百合等。

  需要注意的是,臟腑上火還常分實火和虛火,很多病癥都可能出現類似癥狀,多數人難以分清,建議使用以上藥物前請中醫辨證。▲

  禁忌 經常用會內傷

  有人用清火藥發現效果很好,一出現癥狀就吃,或者長期服用,很容易出現不良后果。

  以常用的清火中成藥牛黃解毒丸(片)為例,其主要的功效是清熱解毒、散風止痛,用于肝肺蘊熱、風火上擾引起的頭目眩暈、口鼻生瘡、風火牙疼、大便秘結等。該藥主要清的是中焦上焦(胃和胃以上)的火,且多為實火。由于這類藥中含砷,長期服用可能造成毒性累積,傷害肝臟和神經系統功能。

  此外,清熱藥多苦寒,長期吃可能傷害脾胃,引起腹痛、腹瀉等癥狀。一般不建議大家自己用清火藥,如果自行用藥超過3~5天癥狀仍沒有明顯改善,甚至病情加重,就應該及時和醫生溝通并調整用藥方案。▲

  人群 脾胃不好慎用

  吃清火藥前,應在醫生指導下分清類型,特別是脾胃功能不佳、體質偏寒者選擇時更應謹慎。

  苦寒藥如應用不當,輕則讓脾胃受傷,出現腹脹、腹瀉,重則可能傷身體的陽氣,引發四肢發冷畏寒等。甘寒藥使用不當同樣傷脾胃,不僅腹痛、腹瀉,胃口也會受到影響,嚴重時還可能傷脾陽、導致體內生寒濕,加重胃部不適,感覺身體倦怠無力、大便黏膩,總有排便不盡的感覺。

  另外,多數上火引起的熱病易傷津液,長期用藥不當,即使身體正常者也會造成陰虛,“苦燥傷陰”就是這個原理。因此,清熱不忘養陰,陰虛的患者要注意遵醫囑配合使用養陰藥。服藥過程中,一旦出現胃腸不適、渾身無力時,應及時和醫生溝通。

編輯:趙彥

關鍵詞:上火 清火藥 效果 禁忌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大看蕉永久网 | 久久综合一区视频 | 精品久久综合婷婷网 | 中文字幕日本亚洲欧美不卡 | 亚洲欧美综合另类自拍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