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協商 協商
寧夏政協召開常委會議專題協商推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
不“削峰填谷” 重“底部提升”
本報訊(記者范文杰)“從整體上看,我區義務教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正在由外延式發展向內涵式發展轉變,由量的擴張向質的提升轉變,由‘有學上’向‘上好學’轉變。”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協近日召開常委會議專題協商推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委員紛紛在會上建言獻策。
截至目前,寧夏已有8個縣(市、區)通過國家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縣評估認定,占全區縣(市、區)總數的36.4%,位列全國第10名,在西部領先。但由于歷史條件和發展環境等原因,各市縣經濟發展不平衡,仍然存在教育事業發展與投入不足、教師資源的均衡配置需要加強、有關政策規定需要完善等問題。
“教育均衡不是削峰填谷,搞平均主義,而是底部提升,使強者更強、讓弱者變強。”自治區政協常委張克洪建議要頂層設計,強化各級政府責任意識,加大投入,保障教育資源均衡配置。還要積極推廣和運用先進技術,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設。
“我區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的重點和難點在農村,城鄉相對均衡發展的主要瓶頸是師資均衡,應積極借鑒發達省區先進經驗做法盡快縮小城鄉差距。”楊國林常委說。
委員們認為,自治區政府連續8年將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納入10項民生計劃為民辦30件實事,不斷加大人財物投入,各地、各有關部門密切配合,全力推進,全區義務教育發展邁上了新臺階。針對存在的問題,委員們提出應深入分析城鄉教育均衡發展面臨的深層次矛盾,找準著力點和關鍵點,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樹立正確理念,以更有力的措施扶持基礎薄弱地區、薄弱學校、弱勢群體,探索特色發展道路,實現優勢互補、特色發展、整體提升。
自治區政協主席齊同生要求進一步加強“省級統籌”,堅持重點突破,完善頂層設計,抓住關鍵環節,夯實硬件配置均衡這個基礎,抓住師資配置均衡這個關鍵,拓寬優質教育資源共享這個路徑,積極穩步推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同時要發揮政協優勢,抓住城鄉教育均衡發展中的關鍵性、根本性、全局性問題,深入調研,多獻良策,為黨委、政府破解發展難題,實現科學決策提供依據。
編輯:薛鑫
關鍵詞:寧夏政協 常委會議 城鄉教育均衡發展 義務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