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名家健壇名家健壇
三高人群酷暑須防“熱中風”
圖/胡菁
35℃,36℃,37℃!近日,廣東持續高溫,熱浪逼人,全省80多個地市掛出高溫黃色預警信號。專家提醒,高溫炎熱,不僅要注意防暑降溫,預防中暑,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礎疾病的中老年人,更要防范中風來襲。因盛夏汗多,體內缺水、血液過黏,加上不當使用空調,這些不良因素均會增加中風的發生率。
熱中風元兇
體內缺水+血液過黏+一冷一熱
在許多人看來,寒冷的冬季才是腦中風的高發季節,夏天沒啥事,其實不然。在炎熱的夏季,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心腦血管意外的高危人群并不能大意,中風依然“如影隨形”。有研究表明,當氣溫超過32℃時,腦中風的發生率較平時高出66%,并且隨著氣溫的升高,危險性還會增大。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神經內科高聰教授提醒,夏季人體出汗較多,身體內環境容易缺水,增加血液的黏稠度,這對于患有高血壓、高脂血癥或心腦血管病等人群來說,會增加血栓的形成乃至中風的發生概率。所以,夏日科學補充水分尤其重要,每天至少飲用1500毫升水,喝水應“小口飲水、多次少量”,不要等到口渴才猛灌水。多喝白開水或淡茶水,可防血液黏稠而出現血栓,甚至引發缺血性腦中風(腦梗死)。
另外,專家還發現,不少患者發生中風與使用空調不當有關。盛夏,人們使用空調降溫避暑,往往喜歡將空調溫度調得很低,造成室內外溫差過大。對于老年人以及高血壓、動脈硬化患者來說,忽冷忽熱的氣溫變化會使腦血管反復收縮、舒張,會造成腦部血液循環障礙,嚴重時導致腦梗死。因此,建議空調溫度不宜低于26℃,避免因室內外溫差過大誘發心腦血管意外。
謹記口訣
快速識別腦中風
高聰教授提醒,盛夏,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老病號”,一旦出現頭暈眼花、視物模糊、肢體麻木、渾身無力等不適時,應警惕是否為中風的前兆,切勿大意以為只是“天熱吃不好、睡不好”的緣故。
事實上,辨別中風并不難,只要家人或身邊人出現以下三個癥狀的其中任意一個,就要毫不遲疑撥打“120”,將患者送醫院救治——
笑一笑:要患者“露齒”或微笑,若其面部兩側不對稱(一側嘴角歪了)則為異常;
說一句話:讓患者復述一句短語,若其說話含糊不清或無法說話則為異常;
兩手平舉:讓患者閉眼,雙臂平舉10秒鐘,若一側手臂無法平舉而往下掉則為異常。
可以簡單概括為一句中風救治口訣,即“言語含糊嘴角歪,胳膊不抬奔醫院”。
在等待救護車到來時,不要隨意搬動患者,尤其要避免搖晃其頭部。盡量讓患者側臥位或頭部偏向一側,保持呼吸道通暢,有假牙者應取出。不要給中風患者喂藥和喂水,送院前吃任何藥物,只會增加死亡風險,因為會導致誤吸而引起窒息。
急救關鍵
送院要快,更要送對醫院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副院長、中國卒中學會常務副會長王擁軍教授指出,腦中風分為腦梗死和腦出血兩種,其中60%-80%為腦梗死。王擁軍強調,腦中風發生后,搶時間就等于搶生命,3小時是救治的“黃金時間”,是搶救生命的關鍵。腦梗發生時,缺血區如果不及時恢復血流,神經細胞在缺血幾分鐘內就可能發生不可逆性壞死,因此,在發病3小時內越早接受溶栓治療,發生壞死的神經細胞越少,患者的殘疾風險也會越低。對于這類患者,國內外治療指南均推薦:對發病后3小時內且符合溶栓條件的患者,盡快給予靜脈溶栓治療,以促進腦功能的恢復,減少患者殘疾的比例,并挽救患者生命。
腦梗發生后,很多患者在第一時間被送往就近醫院或家屬有熟人的醫院,但這些醫院可能未必具有溶栓條件,也不一定有針對急性腦梗患者的快速應急機制,患者寶貴的急救時間浪費在排隊、拍片子、輾轉多個科室上面,從而錯失了溶栓治療的最佳機會,發生殘疾和失去生命的風險大大增加。因此,中風急救不僅要快,更要送對醫院。選擇有救治能力的醫院是腦中風急救的關鍵。
國際標準規定,腦梗患者從進入醫院大門到開始溶栓的時間應盡量控制在60分鐘以內,但在我國,許多大醫院都不能達到這個要求,所需時間是發達國家的近兩倍,甚至更長。
特別提醒
中風患者將有定點專業救治醫院
6月27日,由中國卒中學會、國家衛計委神經內科醫療質量控制中心、中國卒中中心聯盟制定的《中國卒中中心建設指南》首次發布,并同時公布中國卒中中心聯盟(CSCA)成員醫院名單。《指南》明確了卒中中心建設的具體標準,根據這些標準篩選出來的認證醫院,在卒中診療方面無論是能力、經驗還是設備方面相對于其他醫院將更專業、更全面。
目前,全國有455家醫院申請加入中國卒中中心聯盟,未來這些醫院會進入卒中就醫助手的就醫導航系統。今后卒中患者發病,家屬只需在短時間內把病人送到最近的卒中中心醫院,即可獲得及時、專業、規范的救治,這將為卒中患者爭取關鍵的救命時間。
廣東省目前有24家醫院申請加入中國卒中中心聯盟——
1、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2、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3、 廣東省人民醫院
4、 廣東省中醫院
5、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6、 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
7、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8、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9、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10、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11、 廣東藥學院附屬第一醫院
12、 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
13、 解放軍第458醫院
14、 增城區人民醫院(中山大學附屬博濟醫院)
15、 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
16、 中山市人民醫院
17、 深圳市人民醫院
18、 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
19、 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20、 廣東醫學院附屬醫院(湛江)
21、 茂名市人民醫院
22、 江門市中心醫院
23、 東莞市人民醫院
24、 珠海市人民醫院
受訪專家/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副院長、中國卒中學會常務副會長 王擁軍教授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神經內科 高聰教授
文/羊城晚報記者 胡菁
編輯:趙彥
關鍵詞:三高人群 預防熱中風 中國卒中中心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