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最政協 最政協
一個系統兩個庫三個終端
上海市普陀區政協以信息化理念優化履職服務小記
“上海普陀區政協在哪里?”如果以前問這個問題,答案只有一個:上海普陀區大渡河路。而現在的答案可能是:在“系統”中,也在“終端”上。
自2013年起,普陀區政協就開始思考,移動互聯網時代,人民政協履職如何合上時代節拍?區政協邊思考邊行動,以信息化理念優化履職服務工作流程,逐步形成了包括“一個系統、兩個庫、三個終端”在內的政協工作信息平臺。“一個系統”是指普陀區政協委員履職的技術支持系統;“兩個庫”即委員基本信息庫和委員履職信息庫;“三個終端”即委員履職專區、手機APP和“普陀政協”微信公眾號。
“自推行信息化以來,已有312名委員安裝了手機APP系統,占全區政協委員總數的93%。”區政協主席錢城鄉告訴記者,到今年年中,基于“一個系統、兩個庫、三個終端”為基礎的信息平臺初具雛形,有效提升了委員履職的便捷度和實效性。
“打開手機APP,會議通知、工作動態、信息簡報一目了然,還能撰寫上傳社情民意、提交閱覽提案、參與互動評論、反饋是否參加會議。”委員們通過這個“掌上平臺”,可以看到提案、社情民意、調研報告,以及政協會議活動的各類信息。信息多了,履職天地似乎也廣闊了許多。
“應該加大從律師中選拔法官、檢察官力度。”身為律師的趙山委員等車之際,順便刷新一下信息平臺,正巧看到幾位委員在交流相關話題,一時打開了思路。他趕緊打開了手機APP移動終端,上傳了這件社情民意信息。一個星期之后,這篇社情民意信息由區政協上報給市政協,并被全國政協采用。
在“移動政協”的平臺上,委員們能夠查閱大量的政協工作信息,也能夠與其他委員進行即時、深入的互動交流。以社情民意工作為例,在信息化的助推下,區政協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數量從以往的每年三四十件,發展到2014年的458件,其中多件社情民意被轉送市政協乃至全國政協。
編輯:薛鑫
關鍵詞:上海市普陀區政協 信息化理念優化履職服務 “普陀政協”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