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財·知道財·知道
國企改革方案呼之欲出 央企整合做大被放第一位
國企改革頂層方案呼之欲出
據業內人士透露,目前的頂層設計方案包括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員工持股、國資委的職責、央企的劃分等內容,而中央企業深化改革,加快企業重組整合步伐的思路或許也有新的變化
⊙記者 王雪青 ○編輯 邱江
上證報記者最新獲悉,國企改革頂層設計方案已進入最后潤色階段,出臺時機已近。
7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吉林省長春市考察調研國企時說,我們要向全社會發出明確信息:搞好經濟、搞好企業、搞好國有企業,把實體經濟抓上去。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表示:“這表明資本市場穩定后,中國將不失時機地揭開全面深化國企改革向縱深發展的大幕。”
國企改革對標“三個有利”
據新華社報道,在對兩家企業的考察過程中,習近平反復強調,國有企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對國有企業要有制度自信。深化國有企業改革,要 沿著符合國情的道路去改,要遵循市場經濟規律,也要避免市場的盲目性,推動國有企業不斷提高效益和效率,提高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完善企業治理結構,在激 烈的市場競爭中游刃有余。“推進國有企業改革,要有利于國有資本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國有經濟競爭力,有利于放大國有資本功能。要緊扣關鍵領域做好改革謀 劃,蹄疾步穩往前走,不能在等待觀望中錯失改革良機、拖延改革進程。”
“黨中央對國企改革的重要性已經確定,不僅重視道路、制度、規律及重大問題,而且國企改革的思路也已經明確。”李錦告訴記者,“資本市場的發展 是為實體經濟服務的,經過前一階段的波動,當下資本市場已經穩定,迫切需要走向實體經濟、走向國企改革。發展資本市場的落腳點是實體經濟,檢驗資本市場的 成敗也在于實體經濟。”
從今年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可以發現,中央對國企改革的部署已經基本完成,推出頂層方案時機已經成熟。據了解,5月5日召開的深 改小組第12次會議提出了改革“三個有利”的標準,即對全局改革有利、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有利、對本系統本領域形成完善的體制機制有利;6月5日召開的第 13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在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中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的若干意見》、《關于加強和改進企業國有資產監督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的意見》,為 國企改革提供保障;7月1日召開的第14次會議通過了《關于推動國有文化企業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指導意見》。
“可以預計,后續的深改會議會對國企改革進行進一步部署。”李錦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人民日報7月15日報道稱,國企改革頂層設計行將出臺。據業內人士透露,“目前的頂層設計方案包括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員工持股、國資委[微博]的職責、央企的劃分等內容。”
央企整合需要新思路
2015年將是國資國企改革逐步落地的一年,央企整合是其中重要一環。一個值得注意的細節是,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時強調:“要堅持國有企業在國家發展中的重要地位不動搖,堅持把國有企業搞好、把國有企業做大做強做優不動搖。”這其中,“做大”被重新放在了第一位。
據了解,國企早期發展的目標一直是做大做強做優,后來隨著形勢的變化,不再強調單純的做大規模,更加側重發展質量,于是一度去掉了“做大”這個 提法。如在2013年底召開的國資委[微博]年度工作會議上的提法是:“不斷推進企業做強做優”,到了2014年底的國資委年度工作會議,口徑微調變為“做強做優 做大國有企業”,而在習總書記最新的表態中,“做大”又被重新放在了首位。“這與當前的改革局勢密不可分。”李錦對上證報記者表示,“隨著‘一帶一路’以 及央企‘走出去’等戰略的提出,央企在規模和發言權上還存在差距,需要進一步提升,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兼并重組。”
國泰君安分析師任澤平也在近期研報中認為,央企整合將成為國企改革重要方向,且產業集中度不高、核心競爭力與國際同行業的大型企業存在一定差距、存在惡性競爭或者嚴重產能過剩的外向型行業,央企出現重組整合的可能較大。
并且,截至今年5月7日,央企集體換帥全部完成,為央企整合奠定基礎。央企高管調整是重構央企內部秩序、掃除改革障礙的重要舉措,換帥有利于推進央企合并重組。
事實上,關于加強央企重組的信號,從5月至今已不斷出現。5月份,《關于2015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首次提出要“制定中央企業結構調整與重組方案”。國資委官方微博公眾號“國資小新”也透風說:“如今,中國企業正在迎來與全球企業接軌的重組時期,兼并、分立、剝離等各類重組動作的頻率都會升高。而未來很長一段時期內,在國家戰略、市場規律雙輪驅動下,具備競爭對手國際化、產業發展有潛力等條件的央企之間的強強聯合將會適時出現。”而在前幾日大盤連續下跌時,國資委在7月8日的“維穩”聲明中稱:“國資委將進一步推動中央企業深化改革,加快企業重組整合步伐,提高市場化資源配置效率。”
“但是,央企‘做大’并非簡單地合并。”有資深國企改革專家對上證報記者表示,目前已有的央企合并多多少少存在一些問題,有的還出現了一些負面效應。雖然這不表示未來合并重組的腳步將放慢,但是需要新思路。以后的重組,要從著重結構調整、產業布局和功能分類出發。至于具體新思路是什么,有關部門正在研究,或將為資本市場帶來新的預期。THE_END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編輯:羅韋
關鍵詞:央企 國企改革 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