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徐霞客游線標志地尋找與論證行動專題>相關報道
遺產保護任重道遠
5月18日,第5個中國旅游日到來之際,全國首批徐霞客游線標志地答辯、評審會議在浙江寧海舉行,通過專家評審,首批標志地誕生。
首批徐霞客游線標志地浙江省寧海縣:西門、梁隍山、王愛山
福建省將樂縣:天階山—玉華洞片區、高灘古鎮浙江省蘭溪縣:天福山歷史文化街區、六洞山片區
浙江省江山縣:青湖碼頭、江郎山、仙霞古道江山段(含關隘)、廿八都、浮蓋山北麓江山片區
河南省登封市:嵩山、石淙河
廣西壯族自治區上林縣:三里城、楊渡、韋龜洞、白崖堡南巖、獨山巖
江西省廣豐縣:廣豐銅鈸山白花巖片區新一輪認證7月啟動 旨在動員地方政府攜手推動徐霞客游線遺產梳理保護的徐霞客游線首批標志地尋找與認證行動經地方申報、資料評閱、現場考察、現場評審等環節于5月18日在浙江寧海落地,首批標志地隨之產生。徐霞客游線標志地尋找與認證行動由《徐霞客游記》開篇地———浙江省寧海縣人民政府基于促進徐霞客游線申世遺的美好愿望推動,由中華文化促進會、人民政協報社、中國地質學會徐霞客研究分會與寧海縣政府聯合發起。意在找到能夠反映徐霞客科考行為、彰顯其科學探索精神的重要的文化或自然遺存,從而為線路遺產的研究和保護提供支持。
組織方指出,對游線申報地而言,標志地的產生值得祝賀,但也意味著要承擔更重的切實推動徐霞客游線遺產保護和利用的責任。申報地政府要立足于區域經濟社會和諧發展,進一步推動徐霞客游線標志地遺產的保護和利用,組織方也將在這方面對申報地提出建議。
專家指出,400年前徐霞客的科考和科學發現在世界科學史上具有重大價值,人們通常語境中的“徐霞客游線”其實質是一條綜合科考線路。如何將這條科考線路梳理、保護好,如習總書記所說,讓世人“記得住歷史滄桑、看得見歲月留痕、留得住文化根脈”是值得社會各界關切的問題。
伴隨著尋找與認證行動的展開,各領域學者和地方政協文史委代表先后志愿參與進來,組成了“推動徐霞客科考線路遺產保護和徐霞客精神弘揚”顧問委員會,尋找與認證行動亦主要由委員會成員按照一定規則展開。專家指出,作為由社會力量發起、基層政府自愿參加、多領域學者志愿參與的一項民間自發進行的梳理、保護徐霞客游線遺產的行動,標志地的尋找和認證是推動國家層面可能的徐霞客游線申世遺的前期和基礎性工作。無論對推動徐霞客游線遺產保護還是對強化線路節點城市政府文物保護意識都意義重大,亦是喚起相關區域廣大民眾的文化自信與自覺,促進和諧社會建設的過程;是一個行進中的,朝向我國400年歷史深處挖掘的美好的中國故事。需要多方力量本著嚴謹、開放、合作的態度,求同存異、跨學科攻關,進一步研究揭示徐霞客游線內涵,同時保護好游線節點城市地方政府和百姓的參與積極性,邊行動邊研究,協力將這一美好的中國故事講好。
據悉,“徐霞客游線標志地尋找與認征行動”面向徐霞客旅游科考經過的縣級政府展開,新一輪標志地認證將于7月啟動,7月-9月接受申請,9月起組織考察。
另悉,今年兩會上,由47名全國政協委員聯名呼吁國家文物局等單位盡快啟動徐霞客科考線路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研究工作的相關提案已經得到相關方面的重視。
編輯:新編輯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