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地下綜合管廊:未來城市的“主動脈”

2015年07月31日 21:25 | 來源:新華社
分享到: 

  原標題:地下綜合管廊:未來城市的“主動脈”

  新華社北京7月31日電(何雨欣 王鏡茹)地上高樓林立、車水馬龍,地下鋼筋混凝土的隧道內,各種管線林立、縱橫交錯。這些管線向城市的每個角落源源不斷輸送著水電熱等能源,這里既是城市的“主動脈”,也是“生命線”。

  地下綜合管廊,又稱共同溝,是指為電信、電力、燃氣、供水等各類公用類管線蓋一個共同的“房子”,位于地下約3米處,這個“房子”一般小可通人,大可通車。

  地下綜合管廊一般分為干線、支線、纜線管廊,干線主要建在城市道路中央下方,是“主動脈”,支線、纜線主要建在道路兩旁的人行道下,是“毛細血管”,整體構成一個系統的地下管網系統,覆蓋城市每一個角落。

  雖然地下綜合管廊在國內還是個新鮮詞,但在一些西方發達國家已經有超過百年的歷史。法國大文豪雨果的《悲慘世界》里,就有對巴黎地下錯綜復雜的下水道系統詳細描述。

  世界上最早的綜合廊道出現在巴黎,始建于1883年,是以排放雨水和污水為主的重力流管線系統,管網縱橫,排污口、蓄水池眾多。后來,通過在管網內部鋪設供水管、煤氣管、通信電纜、光纜等,進一步提高了管網的利用效能。

  1893年,德國漢堡開始在街道兩側人行道下建設綜合管廊,收容煤氣管和自來水管。20世紀50年代,德國每個城市都通過立法,對地下管道建設進行管理,成立公共工程部,負責系統的規劃、建設與監管。

  日本是目前世界上共同溝建設最先進的國家之一,1926年關東大地震之后,日本政府針對地震導致的管線大面積破壞,從防災角度在東京都復興計劃中規劃建設綜合管廊。

  1958年,北京建設了全國第一條地下綜合管廊。21世紀初,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結合重點建設探索建設地下綜合管廊,北京中關村西區建設了1.9公里,昆明市結合新建道路建設了33公里,廣州大學城建設了17.4公里,上海世博會園區建設了6.4公里,珠海市橫琴新區建設了33.4公里等。

  從國際經驗來看,一個城市完善的地下綜合管廊還有很多用武之地,包括垃圾的真空傳輸也可以在地下完成,例如日本在管廊中留一個空間,從這里把垃圾自動送到垃圾處理廠。地下管廊甚至可以作為一個地下物流系統,比如將蔬菜通過地下管廊從郊區運往市中心,在一線城市可以大幅降低物流成本。(完)

 

編輯:鞏盼東

關鍵詞:地下綜合管廊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专区动漫专区欧美专区日韩专区 | 永久久精品一级AV高清免费看 | 一本久久a久久免费精品网站 | 亚洲香蕉久久精品 | 日本久久午夜不卡免费 | 日本三级三少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