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中華體壇的創舉 民族團結的盛會

寫在第十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開幕之際

2015年08月09日 21:09 | 來源:新華社
分享到: 

  新華社鄂爾多斯8月9日電 題:中華體壇的創舉 民族團結的盛會——寫在第十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開幕之際

  新華社記者陳磊 張云龍 蘇斌

  草原花開盛會日,民族同夢待圓時。第十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9日在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開幕,這是全國56個民族共同參與的一次歷史盛會。

  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黨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視民族工作;去年召開的中央民族工作會議,明確了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民族工作的大政方針。民族運動會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發展。

  法定舉辦的民族運動會為中國獨創

  民族運動會是新中國最早舉辦的全國性綜合運動會,比全運會的歷史更長。1953年,全國民族形式體育表演及競賽大會在天津舉行,后確認為首屆民族運動會,至今已有62年歷史。

  民族運動會具有鮮明的個性,最能體現多姿多彩的中華民族文化內涵。在我國目前的綜合性運動會中,全國運動會、青年運動會和大學生運動會等基本沿用奧運會項目及其比賽規則,而民族運動會則突出娛樂性和傳統性,挖掘流傳民間的傳統形式,通過具有悠久歷史、飽含民族文化內涵的運動項目,展現各民族生活、勞動的體能、技能和智慧。

  民族運動會競賽項目不設紀錄,自1991年起每4年舉行一次,全國55個少數民族的運動員參加競賽和表演。今年,民族運動會還首次在競賽項目中的集體項目和表演項目一定比例允許漢族選手參賽,旨在進一步推動各民族交流交融。除表演項目外,全部比賽都安排在白天進行,觀眾看比賽不收費。

  民族運動會參賽選手基本都是業余運動員,身份各異,生活層面和地域面最寬、最廣。第九屆起取消金銀銅牌,改設一二三等獎,更加突出了賽事的群眾性和參與性。競賽場上雖然少不了激烈和緊張的氣氛,但更多的是各民族間的交流、學習、溝通,是各民族共同的盛大節日。

  民族運動會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對民族工作的重視。60多年前,朱德同志在中華全國體育總會大會上提出“要廣泛地采用民間原有的許多體育形式”。去年召開的中央民族工作會議指出,堅持把維護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作為各民族最高利益,把各族人民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凝聚起來,同心同德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以法律法規的形式,規定全國民族運動會定期舉辦。從首屆5個競賽項目,數百人參加,到如今五大自治區都舉辦過民族運動會,天津、北京、廣州、云南和貴州也已承辦,下屆將在中原大省河南舉行。賽事影響不斷擴大。本屆民族運動會,參賽代表團達34個,競賽項目增至17個,表演項目達178個。

  10屆賽事見證和推動民族團結進步

  10屆賽事跨越62年,見證和推動了各民族尤其是55個少數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歷程。

  “平等、團結、拼搏、奮進”,是民族運動會的宗旨,各民族不論人口多少,發展程度如何,都可以平等參與比賽。比賽項目有競技但更重交流,表演項目則可以充分展示本民族的傳統文化。運動會從第二屆開始專設民族大聯歡,各民族其樂融融。

  經由全國及各地民族運動會的帶動,一大批民族體育項目從僻壤走向世界,有些則經歷了從瀕臨“絕跡”到綻放異彩的重大轉變,不光項目本身,同時也大大推動了民族文化的保護和傳承。

  參加過4屆民族運動會的江西省代表團教練員周和春說,有了民族運動會,少數民族文化的精髓可以讓更多人了解、認知,并能得到更好的保護和傳承。

  在內蒙古,賽馬、賽駝、搏克、布魯、蒙古象棋、沙力搏爾摔跤、駝球等一大批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得到挖掘、整理、發展和推廣。目前,搏克成為民族運動會的正式比賽項目,馬術表演成為民族體育著名品牌。搏克、曲棍球、那達慕已被列入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民族運動會見證和推動了舉辦地區的基礎設施改善。1982年,第二屆民族運動會在呼和浩特市舉行時,阿拉善12峰參賽駱駝徒步千里歷時18天趕赴賽場,如今,無論是草原還是山區,無論雨林還是海濱,各參賽隊包括馬匹、駱駝均可以乘坐飛機、火車或汽車抵達。僅在內蒙古,近年來30條出區高等級公路全部打通,鐵路運營里程1.1萬公里,居全國首位。

  民族運動會給少數民族地區帶來了重大甚至是歷史性的轉變,讓他們有機會走出深山、走出雨林、走出草原,走向世界。第六屆民族運動會設北京和拉薩兩個會場,是西藏有史以來第一次舉辦全國性運動會,而在北京國慶50周年的首都群眾游行中,各族兒女盡顯魅力和風采,許多少數民族代表第一次來到北京,就受到了全國和世界的矚目。

  民族運動會折射出“中國夢”的耀眼光輝

  隨著經濟的發展,各民族之間不斷交流與融合,民族運動會的內涵得到延伸,已經演變為各民族體育、文化甚至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博覽會。

  多年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的保護與發展,通過保護、傳承和發展,充分發揮其在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重要功能。通過民族運動會的平臺,為各族群眾提供一個互相了解的機會,既可以增強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更可以提高對“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認識,強化對中華民族和中華文化的認同。

  本屆民族運動會主題為“相聚內蒙古,共圓中國夢”,引起許多參會代表的共鳴。“我們團隊中有20多名少數民族運動員,有瑤族、畬族等,還有很多在江西上大學的少數民族大學生。參加民族運動會,少數民族年輕人既對自己民族傳統文化、體育有了更深理解,又能感受到祖國大家庭的多民族團結與發展。他們有了展示和實現自我價值的平臺,有機會實現自己的夢想,共同鑄就豐富多彩的‘中國夢’,”周和春說。

  武漢體育學院教授艾險峰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各民族共同的夢想。這個夢想將帶給各民族群眾更多的福祉。從某種意義上講,民族運動會的獨特性體現了“中國夢”的部分內涵,折射出“中國夢”中“民族平等、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價值光輝。

  作為一個有著悠久歷史文化和眾多民族的國家,新中國成立66年來已經證明,黨的民族理論和方針政策是正確的,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道路是正確的,做好民族工作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

  艾險峰說,黨的民族政策和工作可以為其他國家和地區提供有益的借鑒和啟示:以民族平等為基礎,堅定不移地實施文化多樣性和民族傳統體育的保護與發展政策,不斷推進平等團結互相和諧的民族關系等等。

  體育具有改變世界的力量。北京關鍵之道體育咨詢公司CEO張慶表示,民族運動會在不同地區輪流舉辦,這種方式本身就值得借鑒,可以讓不同的少數民族地區因舉辦運動會而得到全國乃至國際的關注。

  世界獨有的民族運動會,會讓更多人看到,“中國夢”照耀世界的一束亮麗光輝。(完)(參與記者:于嘉)

編輯:曾珂

關鍵詞: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開幕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另类精品国产一级欧美 | 色综合久久婷婷88 | 五月天综合久久久 | 亚洲一级在线看电影 | 亚欧国产日韩欧美在线观看 | 九九精品国产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