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第三方評估強勢介入 政策落地更暢通

2015年08月28日 16:18 | 作者:韓振 | 來源:新華網(wǎng)
分享到: 

原標題:第三方評估外力讓政策落地更有聲

  只聞得到政策的“香”,卻吃不到政策的“肉”——這是人們對部分政策無法落地的形象說明。不過,隨著第三方評估機制的強勢介入,這種狀況有望得到改善。

  8月2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了3家第三方機構(gòu)的評估匯報,這是本屆政府組成以來,第三方機構(gòu)第3次走進常務會會場。匯報圍繞大眾創(chuàng)業(yè)、萬眾創(chuàng)新,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等重大議題,直截了當、不留情面地指出了政策落實中存在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國務院要求各地各部門“對號入座”,并反饋解決方案。

  由此可以看出,第三方機構(gòu)介入重大議題評估已成常態(tài),并且形成了“指出問題、對號入座、解決問題”的落實機制。第三方機構(gòu)的評估,因其反映的情況更加客觀真實,無疑將會在更多重大議題中得到應用。

  古人云,令必行,禁必止。在法治社會,保障政令暢通更是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然而長期以來,各地普遍存在“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式的政策懸空現(xiàn)象,導致該到群眾頭上的實惠到不了,該到群眾嘴里的肉吃不到,久而久之群眾對政策、對政府就喪失了信心。

  之所以出現(xiàn)這種怪象,與部分干部的懶政庸政行為不無關(guān)系。第三方評估機制的介入,猶如權(quán)力場中的“鯰魚效應”,當“內(nèi)力”不足以使事物發(fā)生改變時,就需要借助“外力”來進行刺激。但第三方機構(gòu)要真正發(fā)揮應有作用絕非易事,一方面需要經(jīng)濟上的獨立,另一方面也需要專業(yè)上的精純,此外更需要強有力的監(jiān)督機制在背后撐腰。相比較而言,前兩者較容易做到,第三點操作起來更難,但也更加重要。

  值得欣慰的是,當前全國多個省市已經(jīng)在政策落實監(jiān)督機制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日前,遼寧、吉林、安徽等7省市根據(jù)國務院大督查中發(fā)現(xiàn)的突出問題進行了嚴肅追責,一批官員因政策落實中該辦不辦、推脫責任、玩忽職守等不作為行為受到了撤職、降級和嚴重警告等處分。

  可以預見,伴隨著第三方評估在政策落實中更廣泛地應用,將有更多干部因行政不作為而受到嚴肅追責,同時也將有更多的政策“落地有聲”。當政令暢通,人民群眾將享受更多的政策紅利。(作者系新華社記者)

 

編輯:薛曉鈺

關(guān)鍵詞:第三方平谷 國務院 評估匯總 機制 李克強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三级AV永久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午夜乱理片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不卡 | 欧美日韩日本在线观看A | 日韩高清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日韩人成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