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創城,別只為應付檢查
這幾天,我所在的城市忽然變得異常安靜,超級干凈。路邊的攤販不見了蹤影,樓下的燒烤攤煙消人散,以前多方反映都沒人管的坑洼路、垃圾場也都該修的修,該清理的清理。說到這里,可能很多人都明白了,這一切的改變皆因為創城,只有創城才有這么大的力度,唯有創城才能讓城市短時間內發生如此大的改變。
不過根據以往的經驗,這些變化很可能是暫時的,待到創城評選一結束,工作組離開后,那些消失的攤販和燒烤攤會在一夜之間冒出來,照舊是賣力吆喝,照舊是煙熏火燎,照舊產生一大堆難以解決的“歷史遺留問題”。
這不是杞人憂天,而是在不同的城市經常循環上演的鬧劇。不要怪我用這個略帶情緒化的詞語,作為一個普通市民,起初看著城市管理者圍繞創城而做的一系列工作,還是很感動、很贊賞的,畢竟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周圍的環境有了很大的改觀,城市因此變得干凈和井然有序。
誰知道通過一次次的親身感受發現,這種變化并不持久,不少地方圍繞創城做的很多工作帶有明顯功利性和投機性,只是為了單純應付檢查,為了那一紙文明城市或者衛生城市的榮譽稱號。為了制造出環境優美、街面干凈衛生的效果,個別城市竟然在創城期間要求沿街店鋪關門,那些流動攤販就更別提了,見一個查一個,保證工作組到來時看到的都是光鮮亮麗的東西,打出的都是好評。
說好聽點這是為了維護城市形象,為了爭取城市榮譽,說白了這不就是在公然造假,應付檢查嗎?況且,為了創城搞的這些“一鍋端”和“一刀切”,不僅讓那些正常做生意的商家苦不堪言,也讓普通市民的生活受到極大影響,想吃早餐找不到地方,下班到夜市逛逛不見一個攤販的蹤影。如此創城,對城市本身、對廣大市民都是一種“創傷”。
想讓城市變得更文明、更衛生、更安全,靠的是專業的管理,高效的組織,科學的協調,連貫性的政策,而非短時間的突擊、會戰就能達到,不是將不好的東西遮掩藏匿起來就萬事大吉。短暫的干凈和消失的攤販,難道這就是創城的效果?
作為普通市民,實在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城市為了創城而創城,為了那一紙榮譽折騰,創城一結束又很快恢復原樣。我更關心的是早晨起床去哪里才可以吃到放心的早餐,上班路上如何才能不堵,打開窗戶何時才能呼吸到新鮮的空氣。這些不正是創城的初衷和目的嗎?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創城 投機性 應付檢查 城市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