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調研 調研
不“玩水”不柳州
全國政協就"加快體育產業發展,促進體育消費"在柳州調研
唐代著名詩人柳宗元曾經擔任過柳州刺史,給柳州留下了“嶺樹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腸”的詩句。如今,這座山水景觀獨特的歷史文化名城,隨處煥發著蓬勃的運動氣息。
9月7日,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加快體育產業發展,促進體育消費”調研組在廣西壯族自治區調研的第一站就來到了柳州。
“柳州市是著名的體育之鄉,培養了李寧、江鈺源、陸永等一大批體育明星。柳州市也高度重視體育產業發展,年初將《體育事業和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納入全市十二個重點規劃,統籌推進。截至2015年5月底,柳州市體育產業年產值近2億元。”柳州市副市長焦耀光在向調研組介紹柳州市體育事業發展時如數家珍。但最令他津津樂道的是,柳州市圍繞“百里柳江”這張特有的城市名片,打造“世界水上娛樂運動之都”。他介紹,2009年柳州成功創辦了世界水上極速運動大賽,每年舉辦一次延續至今,已經有100多個國家進行了實況轉播,使賽事產生了廣泛的國際影響,也將山水秀美的柳州呈現給了世界各國的朋友。每年“十一”黃金周到柳州看水賽,已成為國內外水上運動愛好者的習慣。
讓百姓享受城市發展給生活帶來的愉悅,這是柳州市秉承的體育事業發展理念。近年來,柳州市全力營造全民參與水上運動的城市氛圍。2015年,創辦了“龍舟、帆船、帆板、摩托艇、皮劃艇”五大全民健身水上錦標賽,提出“重參與,輕名次;重普及,輕競技”的辦賽理念,凡是參與賽事的市民,報名和培訓全免費,旨在通過賽事吸引更多市民參與到水上運動中來。現如今,在百里柳江,隨處可見輕帆爭流,快艇魚躍的景象,不玩水不柳州。
對此,調研組表示充分肯定,特別是實地考察水上運動中心后,更是感受深刻。“一座城市全民健身運動的開展需要有精神軸心的引領,而這個軸心就是體育賽事。只有不斷地舉辦各種賽事,持續地吸引市民關注,體育運動才能蓬勃開展。”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劉敬民說,沒有比賽就沒有產業,老百姓有了興奮點,才會參與到其中。在社會實體偏弱的情況下,政府主導雖然壓力很大,但是很有必要。“因為體育產業本身就是一項公益色彩比較濃厚的事業。”劉敬民說。
“目前,一些高水平的體育賽事放在二三線城市的比較少。即使有,為了避免受傷,一線運動員與群眾互動也比較少,這與二三線城市日益高漲的健身熱情是不相符合的。”廣西壯族自治區體育局副局長張冬梅說。
柳州市政協主席胡錦朝對此十分關注,他提出,國家應該對二三線城市特別是西部少數民族地區的體育事業發展給予支持,比如可以把一些賽事的舉辦甚至訓練放在這些城市,一方面可以提高體育場館的利用質量和效益,同時也可以促進當地體育運動的開展。
“近年來,我國舉辦的國家級體育賽事越來越多,參與的群眾隊伍也越來越龐大。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和國外相比,我國還存在很大差距,我們的體育產業仍處于初級階段,高質量、大品牌的項目還是比較少。但發展是必然的,而問題就是發展的導向。”調研組組長、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段世杰認為,體育產業發展要解決幾個問題:首先是公益性的問題。體育發展的本質是全民健身,是為了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體育需求。因此,給老百姓提供各類基本的健身條件是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而不應首先想到營利。對于各種賽事的舉辦,應先以政府主導,在舉辦過程中,培育市場主體;其次,體制和機制要跟上國家產業政策發展的步伐。國務院雖然已經印發了促進體育產業發展的46號文件,但一些體制機制還很滯后,一些政策仍存在割裂的問題。因此,要給市場主體更多的自主權,激活他們的主動性,在賽事轉播、財稅、土地、規劃等方面要給與支持和保障,一些政策法規也要進行梳理、完善和統一。
編輯:薛鑫
關鍵詞:全國政協 體育產業發展 體育消費 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