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畢業歌》并非《桃李劫》復制品

2015年09月10日 11:21 | 作者:曾念群 | 來源:京華時報
分享到: 

  說起田漢作詞、聶耳作曲的《畢業歌》,可能很多人都會吟唱,大體也了解它的抗戰背景。對當下年輕人,知道它出處的可能就少了。影片講述了“九·一八事變”后,一對正直且有抱負的青年人的悲情故事,片中最令人感動的插曲《畢業歌》,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激勵著熱血青年棄筆從戎,奔赴抗日前線。

  時光斗轉八十載,由嚴歌苓執筆編劇,曹盾執導,演員李小冉、王慶祥和付辛博領銜主演的電視劇《畢業歌》在江蘇與河北兩家衛視熱播。劇作在田漢《畢業歌》詞作基礎上對聶耳的編曲進行了大膽改造,并由張鎰麟重新編曲,演繹出了片頭曲《畢業歌B巨浪》和片尾曲《畢業歌》。其次,劇本有與《桃李劫》類似的故事內核,講述了十六七歲的青年王沐天及其小伙伴盲目而幼稚地加盟抗日救亡的故事。

  但電視劇《畢業歌》并非《桃李劫》的改編。影片《桃李劫》攝制于1934年,田漢與聶耳的《畢業歌》也是同期創作。電視劇《畢業歌》的故事則發生在1939年,已是盧溝橋事變后兩年,此時包括上海在內的大片國土淪陷,已到了全民族危亡的關鍵時刻,不再是東北一隅的抗日救亡運動。

  當年由應云為執導、袁牧之編劇并主演的《桃李劫》有其不可復制性特質。一來影片應抗日救亡的時代而生;二來影片是中國最早的有聲電影,對聲音與畫面結合的藝術探索具有革命性。

  電視劇《畢業歌》更多的是在和平年代的大好時局下,為我們模擬抗戰年代的青春人生。與絕大多數上來就是大智大勇、視死如歸的革命形象不同,本劇講求人物的成長性。故事中的王沐天及其小伙伴們不過是些十六七歲的懵懂學生,在國家危難時刻本能地投入到抗日救亡運動中,然而畢竟都是些涉世未深的孩子,抗日激情無限,抗戰手法卻幼稚可笑。家道中落的王沐天的抗戰是從一根金條開始的,他把家中維持生計的金條偷了出來,用于和小伙伴們秘密印刷抗日傳單。他們幼稚、純真的愛國激情可嘉,但若不是有地下黨身份的“表姐”加以疏導,最后難免落得魯莽的結局。

  可惜飾演王沐天的付辛博,來頭遠不及飾演桑霞的李小冉大,也不及演繹“姐夫”汪洪楠的王慶祥有分量。王沐天成長這條線,同時被潛伏上海以打通新四軍海外藥品通道為使命的地下黨桑霞,以及為國軍重建飛機制造廠而潛回上海網羅飛機制造人才的王洪楠切割著,三條不同方向的劇情脈絡在日軍的槍口下交織成民族救亡的大網。

  值此抗戰勝利70周年之際,《畢業歌》以模擬人生的方式警醒我們,不可復蹈亡國奴的日子,也不要魯莽嘗試殘酷的烽火人生。(曾念群)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畢業歌》 《桃李劫》 抗戰背景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色中文字幕先锋 | 亚洲AV色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 亚洲精品国产自在久久 | 午夜自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演员表 | 欧美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 在线播放的午夜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