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財·知道財·知道

上市公司發力機器人產業 勞動力短缺問題顯現

2015年09月14日 09:06 | 來源:京華時報
分享到: 

  在人口紅利不再、勞動力短缺的背景下,中國企業逐步將目光轉向自動化領域。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瞄準了機器人和智能制造產業。近日在廣東佛山舉行的第二屆世界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大會暨博覽會上,100多家機器人及智能裝備企業展示了最新產品。業內人士稱,未來30年,中國將是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

機器人

 

  勞動力短缺機器人需求巨大

  本屆大會由國際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聯盟主辦。主辦單位透露,之所以將展會放在佛山舉行,是考慮到佛山作為珠三角地區制造業的核心代表,產業轉型升級壓力非常巨大,勞動力短缺10萬人,而整個珠三角地區,勞動力短缺近50萬人。佛山市對工業機器人的需求巨大,預計未來三年佛山對工業機器人的需求將達到3萬多臺。在未來五年內,佛山市在工業機器人及智能自動化裝備業的產值將達到3000多億元。

  據國際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聯盟首席執行官羅軍介紹,從2013年起,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2014年,全球生產機器人22.4萬臺,中國生產6萬臺。中國機器人企業多而小,近500家,但是市場占有量低,僅僅占領中國機器人市場的10%。而高端市場基本被機器人四大家族——瑞士abb、德國庫卡、日本安川和發那科占領。羅軍預計,未來30年,中國將是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如何在推動“機器換人”的同時,做大做強機器人產業,不僅實現轉型目標,還能夠實現升級目標,是當前最引人關注的話題。

  國務院重視引導制造業轉型

  國務院于5月初公布了《中國制造2025》,提出將大力推動重點領域突破發展,一共包括十大領域,其中之一便是: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綱領提出,開發工業機器人、特種機器人,以及醫療健康、家庭服務、教育娛樂等服務機器人的應用需求,積極研發新產品,促進機器人標準化、模塊化發展,擴大市場應用。

  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副主任、工信部原部長李毅中先生在本屆大會論壇發言時表示,機器人是實施中國制造2025的重點任務,中國要加大機器人關鍵零部件、元器件的研發,提高自給率;在中國適齡勞動力人口下降的背景下,順應“機器換人、人控機器”的時代大趨勢,推廣應用機器人。李毅中說,據麥肯錫預測,到2025年大約有5%-15%的制造業人工將被機器人取代。機器人產業最重要的價值是用機器人去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實現轉型升級。

  概念股火爆上市公司爭相投錢

  李毅中還指出了我國機器人產業存在的部分問題:技術水平低,產品仍然處于低端,大多數為三軸和四軸機器人,而應用在高端制造的六軸或者以上的高端機器人,主要被國外壟斷,尤其是關鍵核心部件受制于人。機器人企業還沒有形成規模,我國工業機器人生產企業數量不少,但規模普遍偏小,據統計九成以上的企業產值規模在1億元以下,最大規模的企業年產不過5000臺,產值不過15億人民幣,與國外企業相比差距很大。

  可喜的是,機器人行業近年來多次上演收購與被收購的一幕,而這也成了很多上市企業進軍機器人行業的主要路徑。在機器人概念股火爆的當下,這種情況正在愈演愈烈。東方精工、海倫哲、華中數控、慈星股份等上市公司以收購在業內有較大影響力的機器人企業作為轉型之道,而機器人、博實股份、巨輪股份、洪都航空、中國交建、大族激光等上市公司則投入巨資自行研發機器人。

  □個股關注

  海倫哲

  今年4月以2.6億元收購深圳連碩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權,借此拓展智能制造領域。

  據了解,連碩科技從事各類工業自動化智能生產線和光電產品自動光學檢測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在工業機器人的集成應用及軟件開發等方面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主要產品包括LED照明自動化生產線和光電產品自動光學檢測設備。另外,連碩科技還拿到了“教育牌照”——成立了連碩機器人職業培訓中心。

  并購連碩科技100%股權后,海倫哲不但完成自身主營業務的完善和升級,更加快了多領域發展進程。其擁有了專用汽車、LED智能驅動電源、工業自動化智能生產線和光電產品自動光學檢測設備研發、生產和銷售及技術服務以及所涉及工業機器人集成應用等多種業務。

  華中數控

  上周公告以2.8億元收購江蘇錦明工業機器人有限公司。江蘇錦明是一家工業機器人新的進入者,從事360KG級及以下系列機器人產品研發,其中“六軸重載工業機器人”已通過高新技術成果鑒證。行業分析師指出,江蘇錦明目前已形成了多關節工業機器人、圓柱坐標工業機器人、直角坐標桁架工業機器人和教育實訓機器人等四個系列產品線。

  華中數控公司坦言,對比同行,公司在機器人驅動、電機、控制器的核心技術等領域中已建立起較明顯的競爭優勢,但在機器人系統集成應用方面的經驗略顯不足。

  東方精工

  以自有資金投資4912萬元,認購廣東嘉騰機器人自動化有限公司20%股權。該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中國最早進行機器人認知技術與探索的高新技術企業之一,是BVL德國物流聯盟成員。公司致力于無人搬運車(AGV)領域的研發、生產、銷售。在今年5月由工信部舉辦的“創客中國”大賽上,嘉騰公司的“大黃蜂AGV機器人”獲得企業組唯一的一等獎。

  嘉騰機器人4名自然人股東陳友、陳洪波、符致云、黃平一致確認并承諾2014-2016年凈利潤分別不低于1000萬元、1600萬元、3500萬元。按照承諾的最低凈利潤計算,則東方精工2014-2016年每年獲得的投資收益為:200萬元、320萬元、700萬元,按照4912萬元的投資款,獲得的投資回報率分別為:4.07%、6.51%、14.25%。

  慈星股份

  收購蘇州鼎納自動化技術有限公司68%的股權。同時以蘇州鼎納的子公司蘇州圖測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為平臺研發機器視覺控制器。標的公司承諾,2015年預計實現凈利潤不低于2000萬元。國泰君安認為,2015年將是公司機器人業務業績展現之年。公司是“機器換人”的使用者和受益者,對工業機器人理解深刻,為其在工業機器人領域的拓展打下了基礎。此外,機器視覺控制器如在研發成功后實現批量生產,將給公司帶來又一廣闊市場,有助于完善未來收入結構。

  機器人

  即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據了解,隨著上半年新松機器人智慧產業園機器人數字化生產線產能的逐步釋放,企業1-6月已經實現生產和銷售機器人1600余臺套,實現產值約20億元以上。預計全年銷售機器人3500余套,銷售收入將達到50億元以上,實現利潤9億元以上。另外,作為中國軍用機器人的唯一量產廠商,未來將極大受益軍用機器人行業的發展。

  博實股份

  即哈爾濱博實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機器人研發實力最強的哈工大機器人研究所產業化基地。公司投資的思哲睿醫療項目團隊是國內技術實力較強的團隊,長期從事微創外科手術機器人(國產達芬奇機器人)等高端外科手術設備和智能醫療器械的研發,處于國內領先的技術水平。如進展順利,2-3年時間內取得醫療器械產品注冊,覆蓋普通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婦科等十余個外科手術科類,應用前景廣闊。中金公司認為,參考美國達芬奇機器人超過20億美元營收及180億美元市值,未來公司在醫療機器人方面,成長空間巨大。

  □鏈接

  “機器人產業聯盟”

  國際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聯盟作為一個機器人行業國際間的對話平臺和民間智庫,自2013年成立以來,發表了大量關于機器人產業的研究成果,并于2014年12月在成都舉行了首屆世界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大會暨博覽會,成為引領和推動我國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在第二屆屆世界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大會暨博覽會上,來自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英國劍橋大學、德國維爾茨堡大學、慕尼黑工業大學、新西蘭奧克蘭大學等10多個國家的500多位代表出席大會。全球機器人“四大家族”——瑞士abb、德國庫卡、日本安川和發那科齊齊亮相,本土的知名品牌嘉騰、利迅達、廣州數控等100多家機器人及智能裝備企業展示了最新產品。

編輯:薛曉鈺

關鍵詞:上市公司 機器人 勞動力短缺 人口紅利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久热精品在线免费观看 | 熟女偷拍中文字幕视频 | 亚洲女同一区二区无线码 | 一本综合五月花在线视频 | 这里精品国产清自在天天线 | 一本一本久久久精品综合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