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中國科協主席:學術不端行為必須人人喊打
新華社北京9月16日電(記者余曉潔、田穎)中國科協主席韓啟德16日表示,撤稿事件給我國學術界在國際學術界的聲譽帶來了嚴重的負面影響,再次表明我國學術界、科學界仍然面臨著學風浮躁、學術失范的嚴峻挑戰。學術不端行為正在變得更加多樣、更加復雜,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形勢嚴峻,任務艱巨。
韓啟德是在于人民大會堂舉行的2015年首都高校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報告會上作上述表示的。首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6000多名研究生新生在現場聆聽了韓啟德的講話和著名肝膽外科專家吳孟超、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常務副校長潘建偉、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三位中國科學院院士的科學道德宣講報告。
今年3月,英國現代生物出版集團宣布撤銷已經發表的43篇論文,其中有41篇來自中國大陸,撤稿理由是發現有第三方機構有組織地為這些論文提供虛假的同行評審。近日,斯普林格出版集團宣布撤回旗下10個學術期刊已經發表的64篇論文,這些文章均出自中國作者。
“中國科協常委會科技工作者道德和權益專門委員會對撤稿事件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實施作者曾借助第三方機構來完成投稿。這些第三方機構不僅提供語言服務,還提供論文代投,甚至論文代寫、論文出售等越過學術道德底線的所謂服務,并且已經形成了相當規模的產業鏈。”韓啟德說。
近期,中國科協針對撤稿事件重申和明確在國際學術期刊發表論文的主要行為規范,組織中國科協所屬200多個全國學會,發動科技工作者開展專項自查,杜絕因借助第三方而產生的學術不端行為。
報告會上,韓啟德代表中國科協鄭重重申,在國際學術期刊發表論文的“五不”行為準則:不由第三方代寫論文;不由第三方代投論文;不由第三方對論文的內容進行修改;不提供虛假同行審稿人的信息;不違反論文署名規范。
“人無誠信不立,業無誠信不興,國無誠信不強。有什么樣的學術品格和氛圍,就會孕育出什么樣的學術成就和人才。”韓啟德強調,今后若再發生類似問題,所在單位要堅決處理。發現一起,查辦一起,對學術不端行為形成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的效應。
據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尚勇介紹,這是自2011年以來,中國科協聯合有關部委第五次在人民大會堂舉辦首都高校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活動。通過對研究生、高年級本科生、新入職教師和科研人員等進行宣講教育,引導他們成為優良學術道德的踐行者和良好學術風氣的維護者。(完)
編輯:王瀝慷
關鍵詞:中國科協 學術不端 人人喊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