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看點 看點

社會治安防控出現新變化 多省份民警接受密集培訓

2015年09月23日 13:57 | 作者:邢世偉 | 來源:新京報
分享到: 

  原標題:“朝陽群眾”式防控多地上崗

 

社會治安防控出現新變化 多省份民警接受密集培訓

 

9月15日,豐臺區永善社區,勸導隊員們正和前來指導工作的片兒警一起巡邏。 新京報記者 尹亞飛 攝

 

  “朝陽群眾”、“西城大媽”、“海淀網友”、“豐臺勸導隊”……

  這些在北京非常活躍的治安志愿者隊伍近一年來因其神出鬼沒而備受矚目。

  記者從有關部門了解到,我國在社會治安防控中正在建立起以社區治安志愿者隊伍為主要載體的“人防網”,配合公安機關隨時發現違法犯罪的新線索。

  與此同時,作為社會治安防控主要力量的多省公安干警,自2012年刑事訴訟法修改以來,開始密集接受涉及刑事法律方面的相關培訓,以提升偵查過程的法治化思維和辦案質量。

  這兩者成為我國在社會治安防控領域出現的兩大新變化。

  北京現四大“神秘組織”

  今年4月,中辦國辦下發《關于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的意見》。在該意見中著重提及在社會治安防控中擴大公眾的參與度。

  該意見稱,要充分發展壯大平安志愿者、社區工作者、群防群治工作的新機制和新模式,促進治安志愿者隊伍專業化和職業化。

  意見強調,要進一步拓寬群眾參與社會治安防控的渠道,依法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建議權、監督權。落實舉報獎勵制度,對于提供重大線索、幫助破獲重大案件或者有效制止違法犯罪活動、協助抓獲犯罪分子的,給予重獎。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各地紛紛開始組建以社區治安志愿者為核心人員的“人防網”。

  其中,北京的“人防網”最為知名。

  近年來,在網上流傳著很多介紹北京“人防網”的段子。比如北京的四大神秘組織——“朝陽群眾”、“西城大媽”、“海淀網友”和“豐臺勸導隊”。

  “朝陽群眾”因舉報多位名人和藝人吸毒而廣為人知。網友在網絡上打趣說,“朝陽群眾向來愛搞“大新聞”,薛蠻子、黃海波、王全安等人嫖娼、李代沫、寧財神、王學兵等人吸毒,全部是被朝陽群眾舉報。除此之外,大到殺人搶劫,小到黑車違法,都是他們的關注點。”

  據媒體報道,“西城大媽”在2015年上半年提供各類情報信息11937件,違法犯罪線索567件。僅2014年,北京警方便為“西城大媽”發放獎金200余萬元,今年前四個月獎金達56萬。

  李海大爺今年65歲,是北京市東城區的一名治安志愿者。他告訴新京報記者,他每天的工作任務是在小區附近巡視,和社區的工作人員了解小區內租戶的情況。如果發現小區內租房有可疑的行為,他會直接給片兒警打電話。

  有一次,他晚上巡視時發現,有一名男子在偷自行車,他馬上向派出所報告情況,結果當晚民警就將該男子抓獲。他從民警處得知,原來這名男子是一名慣犯,已偷盜了近20輛自行車。

  志愿者就像“流動攝像頭”

  實際上,在內蒙古、廣東、遼寧等地也開始組建自己區域內的“人防網”。

  內蒙古自治區的包頭市啟動了“紅袖標”機制,發動包頭市的5萬名社區社工、保安人員、交通志愿者、公交車司機、出租車司機等治安志愿者組成“紅袖標”隊伍參與巡邏防控。

  包頭市民警張曉東(化名)告訴新京報記者,在他執勤過程中,有時他會接到治安志愿者的電話,向他提供一些可能出現違法犯罪行為的地點,這讓他對轄區情況有了更深入了解。

  “志愿者們就像‘流動攝像頭’一樣,是我們的“眼睛”和“耳朵”。”張曉東這樣形容。

  在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洪道德看來,北京的這些志愿者可隨時隨地向警方傳遞看到有可能出現的違法犯罪行為,社會覆蓋面很廣,從一定程度上講,這張由社區治安志愿者組成的“人防網”是警方的有力補充,對首都社會秩序穩定起到很大作用。

  洪道德分析,目前我國正處于轉型期,其間社會矛盾會有所增多。在這樣的背景下,加強社會治安防控的法治化,可提升警方辦案質量和水平,促進案件在偵查過程中的公平和正義。同時,構建社會治安“人防網”的做法可讓警方提前預判可能出現的犯罪行為,第一時間進行處理,這兩者在目前缺一不可。

  多省份民警密集上課學法律

  在我國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中,另一變化是,在依法治國的大背景之下,多省份公安機關開始對基層民警密集開展刑事法律法規的相關培訓,促進依法化解社會矛盾、預防打擊犯罪和維護社會穩定。

  張曉東是派出所片兒警,除了負責社區治安,有時還會參加上面布置的抓捕任務。

  在他的印象中,這幾年,自治區、市里對基層民警的培訓明顯增多。除了偵查方面的培訓外,涉及刑事法律方面的培訓有時一年一兩次。

  張曉東說,在2013年的一次培訓中,授課教師曾重點提到犯罪嫌疑人的法律權利問題。“一般我們這方面的程序還比較模糊一點,所以聽到老師講刑事訴訟法修改后的一些法律程序問題,我個人覺得收獲還是不少。”

  廣州市刑偵民警梁峰(化名)與張曉東的感覺相似。

  梁峰介紹,近年來,廣州市涉及刑事法律方面的培訓比以前多了許多。學員包括刑偵、治安、經偵等多個系統,既有各系統領導又有普通民警。

  2012年新刑事訴訟法增加很多公檢法刑事案件的法律程序后,湖北、內蒙古、廣東、福建等多個省份組織干警進行系統的法律培訓,以應對偵查機關個別程序可能出現的不規范問題。

  武漢市公安局直接“把課堂搬到法庭”。武漢市公安局要求,市局和各分局從事執法辦案的民警,每年旁聽庭審的次數不得少于一次。

  武漢市公安局有關負責人稱,通過庭審旁聽,民警能親身感受控辯雙方對案件性質、證據等方面的辯論,這將增強民警的證據意識和程序意識,促進民警辦案質量的提升。

  對于培訓效果,張曉東稱,以往在辦案中他和同事比較重視口供,現在他們更重視證據,如果有口供但證據不足,肯定不能結案。而且辦案人員如在拘留、偵查過程中出現程序性問題,將會被追究責任。

  ■ 背景

  中央多次強調社會治安防控法治化思維

  公安干警是我國社會治安防控的主要力量。記者了解到,多省份公安干警開展法制培訓正是在中央依法治國的思路下大范圍進行。

  在十八屆四中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依法治國的治國理政新思路。

  新京報記者查閱發現,在多次重要的中央相關會議和文件中,運用法治思維維護社會秩序穩定的提法多次出現。

  在今年的中央政法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對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該會議的新華社通稿再次提出,要堅持以法治為引領,深入推進平安中國、法治中國建設,有效防控各類風險,忠實履行好維護社會大局穩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的職責使命。

  新京報記者梳理資料發現,今年4月中辦國辦下發的《關于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的意見》也重點提及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社會治安防控。

  從中央領導人在有關高級別會議上的講話可以看出,中央非常重視社會治安防控的法治化思維。法治無論對偵查機關還是司法機關,是促進案件公平正義的前提,社會治安防控是維護社會穩定的前端,在打擊的同時應該更加注重預防功能,無論是打擊還是預防,都要在法律的框架內進行。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洪道德

  新京報記者 邢世偉 北京報道

 

編輯:玄燕鳳

關鍵詞:社會治安防控 人防 朝陽群眾 西城大媽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本乱人片一区二区三区 | 色98视频都是亚洲国产精品 | 亚洲sss无整片在线播放 | 一级成年人电影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在线综合色影视 | 免费国产精品自产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