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中國首次發布“探索地球系統”
中新社北京9月23日電 (記者 張素)中國科學院地球系統模式1.0版本及“地球數值模擬裝置”原型系統23日對外發布。這款“探索地球系統”將幫助科學家在短期氣候預測、灰霾治理等方面得出有益成果。
“以往我國在硬件方面雖有天河計算機,但因不是面向地球系統的專用模擬系統,用起來會有些許不便。目前的地球系統模式涉及生物、化學等部分較少,并且分辨率偏低。”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所長朱江對中新社記者說。
朱江表示,新發布的“中國科學院地球系統模式1.0”是中國自主研發的第一個地球系統模式,包含完整的氣候系統和生態環境系統分量,集成大氣、海洋、海冰、陸面水文、大氣化學和氣溶膠、動力學植被、海洋生物地球化學等子系統模式,通過耦合器實現各模塊之間的完整耦合,可以更加逼真地實現對大氣、洋流、陸面過程、生態等仿真研究,其完整性與美、歐、日已建有的地球系統模式可媲美。
除了上述應用軟件,“地球數值模擬裝置”原型系統還包含高性能計算機硬件、并行軟件支撐框架、可視化系統等多個部分。其中,曙光信息產業有限公司提供的計算機硬件原型系統峰值計算能力不低于1Pflops,即每秒鐘進行1千萬億次的數學運算,存儲總容量大于5PB。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中科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亦參與研發。
需指出的是,此次公布的原型系統僅是中國大科學工程“地球數值模擬裝置”建設規模的十分之一。大氣動力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曾慶存說,原型系統從硬件配置架構和科學軟件檢測兩方面證實和完善該裝置建設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朱江說,目前已陸續在原型系統上開展4組試驗,測試結果符合預期。研發人員還將進一步優化軟件和硬件,計算速度、存儲容量和分辨率將提高數倍。
“地球系統模擬裝置將產生非常有用的大數據,這些資料對于國家建設來說十分重要。”曾慶存說,一方面是減少氣候災害和環境危機所造成的經濟損失,另一方面是提高中國在全球氣候和環境變化問題外交談判時的話語權。
編輯:薛曉鈺
關鍵詞:探索地球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