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調研 調研
寧夏自治區政協委員調研民族特色產業發展
依托回鄉優勢 唱響清真品牌
塞上金秋,民風醇厚,景色豪邁。
10月13日,自治區政協副主席田成江帶領部分政協委員深入靈武市和吳忠市就我區民族特色產業發展進行調研。
“瞧瞧,這回族服飾種類真多啊,質量也好。”“是啊,原來制作白帽子的工藝這么精細,真好看。”在吳忠市萬綈旎服飾公司,委員劉然和陳伏豪欣喜地看著工人們一針一線縫制衣服和帽子,并時不時地拿起白帽子試戴。
據了解,創建于1998年的吳忠萬綈旎公司,是我區創辦最早、生產規模較大的民族服飾企業之一。該公司年生產服飾百萬件(套),約80%的產品銷往國內多個省份,20%銷往蘇丹、阿爾及利亞及東南亞國家,其中電腦繡花白帽、大袍、朝覲用品等頗受青睞。
“這種工藝的服飾,價格如何?一般消費者能接受嗎?”田成江說。“我們最大的特點除了做工精細,價格也很便宜,我們對原材料同樣十分講究,并且我們經常派員出國考察,搜集國際市場供需信息,根據市場和外商需求,量體裁衣,定向生產。這個商標,從不起眼到家喻戶曉,能夠成為廣大穆斯林消費者心目中的品牌,是我們用真心架起了與消費者之間信任的橋梁。”
在中國(吳忠)清真產業園創新發展服務中心,調研組一行認真了解了園區企業的入駐情況,參觀了園區企業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的產品展示。在了解到該園區成立了北方民族大學博士工作站,并與清華大學等區內外高校及科研院所等機構合作,以打造清真產業電子商務平臺和技術研發中心加強清真產業人才建設時,調研組一行給予了高度評價。
“紅山河如今知名度很高,周圍的親朋好友都知道,味道確實不錯。咱們自己生產出來的食品就是放心。”在紅山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自治區商務廳外貿處副處長陳伏豪說。
兩天調研時間里,委員們邊走邊看,看到這些企業勵志的發展歷程,交出喜人的成績單,甚是欣慰,他們一致認為,政府應加大力度,多出優惠政策,扶持我區民族特色產業的發展。
一座城市的發展需要特色優勢產業的支撐。近年來,吳忠市提出并制定了“發揮民族優勢、唱響民族品牌、發展民族產業”的決策,切實將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產業作為吳忠當前和今后著力扶持和發展的主導產業,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推進,取得了明顯成效。截至2014年底,全市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生產企業達192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96家,年產值過億元企業22家,清真產業從業人員達30萬人。
同樣,作為國家民委確定的九個民族貿易縣之一的靈武市,近年來著力發展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產業,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搭建了產業發展平臺,在民族特色產業發展上取得了顯著成效。截至目前,靈武市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企業和個體戶約有1600多家,總營業收入16.26億元。
但發展中,總會布滿荊棘。
“雖然我區民族特色產業一直在進步,但總體實力弱,規模小,產品創新研發能力不強;發展過程中,大多數企業缺少相關的技術研發、市場營銷、市場開拓、資本運作等專業人才。”吳忠市副市長楊金海說,“同時,寧夏清真食品國際貿易認證中心頒發的哈拉里(HALAL)認證,只與馬來西亞、沙特等14個國家地區簽署了清真產業標準互認合作協議,全區清真產業走向國際尚有一定差距;清真產業在國內外市場的品牌知名度低,沒有較強的國際影響力。”
據記者了解,近年來,特色清真產業深受一些國家的青睞,由于認證機制問題,未能完全打開國門。在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上,只有打開清真產品和穆斯林用品通道,確立清真產業認證機制,使認證體系直接與國際清真食品體系接軌,才能讓寧夏清真產品走出國門走向國際。
“清真產業是以伊斯蘭文化為紐帶的跨國界、全球性產業。我國現有2000多萬穆斯林,全世界穆斯林人口超過17億,加上非穆斯林消費群體,全球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消費者超過20億,市場空間非常廣闊。發展清真產業,打造全國重要的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產業集聚區,是國家戰略、寧夏使命,也是我們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黃金節點’的主要內容之一。”田成江在座談會上說。
有發展的優勢,就應該動起來,抓住“清真特色”這個“牛鼻子”,抓住發展經濟的關鍵和要害。
“清真食品有很多亮點,清真食品以清、潔、真、凈著稱,在原料選擇、品質形態、制作原則、烹調技術、配料技巧、成品指標等方面要求嚴格,形成無可替代的濃郁文化特色。我國有56個民族,其中回族等十幾個少數民族的2000多萬人有清真飲食習慣。承載了中華養生文化深厚根基,成為世界食文化寶庫中的瑰寶。”田成江說,“因此,要深入挖掘,加大宣傳力度,融入健康、長壽的元素,提升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的影響力和知名度,全面推進民族特色產業快速發展。企業要打好特色牌,加大研發力度,在精細化上下工夫,進一步提高產品檔次。”
“清真是我們的‘王牌’,我們將立足全國,放眼世界,樹立‘買全球、賣全球’的理念,搶抓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政策機遇,把發展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產業作為向西開放的重要突破口,著力打造全國向西開放的‘寧夏窗口’。”自治區政協委員丁蘭玉說。
編輯:薛鑫
關鍵詞:寧夏自治區政協委員 民族特色產業發展 田成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