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觀察 觀察
登記立案半年運行狀況調查:軟硬件環境待改進
浙江省長興縣林城鎮68戶村民,成為立案登記制首日的受益者。他們狀告縣政府的案子,湖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經核對,認為符合行政訴訟法規定的起訴條件,當場予以登記立案,村民一致點贊。
像這類群體性糾紛案,被告又是縣政府,以往想立案可不那么容易。今年5月1日起,全國法院全面實施立案登記制,越來越多的群眾像68戶村民一樣享受到改革紅利。《法制日報》記者近日調查多地法院發現,改革后法院收案數量增多,運行平穩、秩序井然,群眾訴權得到有效保障。但也存在虛假訴訟增多、浪費司法資源,部分案件批量立案,導致當事人等待時間長等問題。
收案上升平穩可控
記者調查發現,收案數量增多是各地法院的普遍感受。
據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立案庭副庭長曹松志介紹,立案登記制實施以來至9月底,河南法院共登記立案348832件案件,同比去年增長49.5%,立案登記制在河南省運行平穩可控。
今年5月至9月,上海法院收案328494件,同比上升13.52%。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長麥玨說,立案登記制實行半年以來,上海法院收案數量同比穩步上升,但基本屬于自然增長。一審行政起訴收案同比增幅較大,但絕對數不高,占總收案數比例也較低。
5月1日至10月15日,江蘇省無錫市法院共登記立案45860件,同比增長8.24%。其中,行政起訴664件,同比增長33.87%;
實施立案登記制以來至9月30日,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共接待立案來訪人員46353人次,同比增長31%;登記立案39805件,同比增長36%,預計今年受理案件將達到9萬余件。
全國首屆審判業務專家、重慶市第四中級人民法院院長孫海龍告訴記者,重慶四中院今年新收案件比去年同期增長35%,比較立案登記制實施前后收案情況,今年1月至4月,收案同比增長18%,5月1日至10月中旬,收案同比增長41%。
孫海龍認為,中基層法院案件大幅增加,是實施立案登記制的結果,也有經濟下行壓力帶來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民商事和執行案件大幅增加。這兩類案件,重慶四中院同比分別增長36%和340%,其中增幅較大的商品房買賣、民間借貸和勞務糾紛,都與經濟息息相關。此外,民商事案件管轄權下移也是原因之一。最高法調整高級法院和中級法院管轄第一審民商事案件標準的規定,將管轄權下移,較大標的一審民商事案件更多由中基層法院管轄。
改革緩解人案矛盾
據了解,2014年,最高法受理案件11210件,審結9882件,比2013年分別上升1.8%和1.7%;地方各級法院受理案件1565.1萬件,審執結1379.7萬件,同比分別上升10.1%和6.6%。各級法院審判執行任務艱巨,人案矛盾客觀存在。
記者發現,用改革思維和方式破解難題,是多地法院應對人案矛盾的重要舉措。
重慶四中院制定實施7大類30余項制度,構建以審判權為中心、以審判管理權和監督權為保障的審判權力運行機制。加大法官評價和業績激勵等職業保障力度,切實推進審判權責利相統一,增強法官的職業尊榮感和責任感,提高審判質效。
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長韓毅鋼告訴記者,朝陽法院積極推進繁簡分流,案情相對簡單、法律關系相對清楚的案件,交由固定的簡易案件審判組審理;案情疑難復雜的案件,交由審判經驗較為豐富的法官審理。
記者了解到,除了內部挖潛,外部借力也是不少法院的選擇。
江蘇省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在訴訟服務中心設立律師公共法律服務站,由值班律師免費提供法律咨詢、代書文書等訴訟服務,既優化了當事人的訴前準備工作,減輕了法院立案和審判壓力,也使得部分矛盾糾紛通過律師法律釋疑得以化解。
北京朝陽法院建立群體性糾紛專門處理機制,由專人負責接待物業服務合同、供用熱力合同等群體性案件立案工作。
軟硬件環境待改進
多地法院負責人認為,實施立案登記半年來,司法為民、法院服務社會的功能發揮得更好、更全面了,訴訟服務不斷跟進。
北京朝陽法院通過向轄區數十家律所發函、大廳顯示屏滾動等宣傳方式,積極推廣郵寄立案和網上預約立案渠道,推出可選擇派出法庭和院本部就近立案機制。5月1日以來,朝陽法院通過郵寄方式立案299件,是去年同期的4倍;網上預約立案5136件,是去年同期的3.5倍,兩者共占同期登記立案總數的13.8%。
調查中記者發現,推行這些新舉措的同時,立案登記軟硬件環境尚存改進空間。
據韓毅鋼介紹,按照當場立案的要求,法官在窗口接待環節,除了要完成以往的材料審查、回執填寫、發放資料、原告身份信息錄入等工作外,還需要當場完成錄入被告身份信息、錄入案件詳細信息等工作,平均接待時間由過去的10分鐘延長到15分鐘。加上接待人次和所需立案案件數的絕對增長,導致等待立案人數增多,用時增加。特別是物業供暖、金融借款等帶有群體性因素的案件,往往都是批量立案,導致同一天一個甚至數個立案窗口被批量立案當事人長時間占用。
濫用訴權應予明確
立案登記制實施以來,令人啼笑皆非的奇葩案例已在多地出現:有人起訴演員趙薇要求其賠償精神損失費,理由是認為趙薇在電視中一直瞪他;有律師起訴法官要求賠償醫藥費及精神損失費,理由是法官開庭中未休庭,導致其健康出現問題……
記者發現,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還在于當事人認識上存在誤區,即認為立案登記就是只要起訴就得立案,無論起訴材料是否齊備、法院管轄是否得當或是否屬于法院主管。
張暉說,立案登記制實施以來,無錫中院接待、答疑、釋明工作量劇增,立案窗口人員陷入多次說服教育、多次書面釋明、出具裁定書等工作中,對有限的司法資源構成浪費。
然而,現實中,虛假訴訟、惡意訴訟是否屬于濫用訴權,尚無明確定義。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立案庭副庭長楊艷介紹說,如果當事人的起訴符合訴訟法規定的條件,法院會予以立案;不符合受理條件的,如有虛假訴訟情況,將依民訴法進行相應制裁;構成犯罪的,將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如果在立案階段沒有發現存在虛假訴訟等情況,但不符合受理條件,審判庭會進行審查,駁回訴訟請求,并給予當事人相應制裁。
□ 記者 李 想
□ 見習記者 葛曉陽 文/圖
編輯:玄燕鳳
關鍵詞:登記立案 立案登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