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鎮政府賴賬,賴掉了啥

2015年11月18日 10:21 | 來源:人民網
分享到: 

賴的是賬單,傷的是與群眾之間的感情,尷尬的是黨和政府的公信力

     

一直以來,鄉鎮政府難免會有迎來送往的事,百姓對此也都習慣了、接受了,認為只要在黨紀國法范圍內依法合理消費,只要不侵犯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這是可以的。可是陜西華縣杏林鎮政府“越界”了。

近日,有媒體報道,陜西華縣杏林鎮政府7年時間給當地一家飯店老板老宋攢了100多張賒賬單。目前,老宋非但討債未果,反而招來現任鎮政府官員的牢騷,牢騷的大概意思是“不是不想還,而是沒錢還;不是硬要賒你的金錢賬,而是我們也有馬虎不得的人情賬”。

聽起來,鎮政府挺無奈,可這不能成為轉嫁壓力、惡意賴賬的理由,并且對于像老宋這樣的百姓來說,仍然要問一句,政府的錢都去哪了?有些鄉鎮確實“差錢”,特別是各種集資攤派取消后,幾乎是入不敷出。還有些鄉鎮雖然不“差錢”,但是把財政資金轉移到專項資金賬戶上,打著以“專款專用”的旗號,對一些商家惡意賴賬。最重要的是,新官不理舊賬,現任基層領導干部對歷史遺留問題的態度,大多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一些領導干部還反問,“過去這么久了,這錢還用還嗎?”

鄉鎮政府與群眾距離最近,它賴的是賬單,傷的是與群眾之間的感情,尷尬的是黨和政府的公信力,一位網友評價:“不拿群眾一針一線,拿的是真金白銀,還有人心。”一直以來,誠信是經濟社會得以健康運轉的核心價值之一,政府帶頭講信用,可給社會帶來良好的示范效應;反之,政府無信,社會也會加以效仿,當政府在社會治理中出臺政策措施時,難以得到群眾的信任與支持。

鎮政府的賴賬,是對基層財政收支管理一些問題的反映。黨的十八大以來,群眾路線教育不斷深入,反腐之風始終強勁,法治建設穩步推進,享樂主義、奢靡之風得到有效遏制,“不該花的錢不花,該花的錢也不能亂花”成為各級領導干部的共識。但我們還應當看到,有些鄉鎮政府之所以賴賬,一個重要原因是責任追究機制的缺乏,對于陜西華縣杏林鎮的賴賬,老宋沒什么辦法,當地官員仍是“太平官”。

如今,我們既期待陜西華縣杏林鎮盡快認賬和還賬,更期待國家有關部門集中嚴厲整治鄉鎮政府的失信行為,遏制此類問題的再次發生。另一方面,政府花的每一分錢都是納稅人的錢,都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利益,我們期待著國家有關部門進一步扎緊基層財政收支的制度牢籠,通過嚴密的制度設計和嚴厲的問責機制,從源頭上管住“賒賬的手”,確保基層財政資金的依法合理使用、真正為民所用。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鎮政府賴賬 政府公信力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五月激情婷婷丁香综合基地 | 肉体暴力强奷在线播放 | 在线日本有码中文字幕 | 五月天桃色国产麻豆 | 日本搞碰视频在线 | 午夜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