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名家健壇名家健壇

李肇星:“中醫外交”要重視創新發展

2015年11月25日 13:52 | 來源:新華網
分享到: 

新華網北京1125日電 (劉映)“推動中醫藥國際化要重視創新發展、中西醫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共享發展。”作為“中醫藥外交”的重要推動者,外交部原部長、中國民族醫藥學會國際交流與合作分會名譽會長李肇星在中國民族醫藥學會國際交流與合作分會2015年年會暨首屆中醫藥的國際化論壇上對中醫藥國際化發展提出了上述建議。

128466930_14484230284291n

外交部原部長、中國民族醫藥學會國際交流與合作分會名譽會長李肇星在會上發言。新華網 楊锘攝

中醫伴隨外長50多年的外交生涯

“我小時候有病治療,無非就是爺爺給我扎針、推拿,沒去過醫院。”李肇星說,“爺爺是個業余中醫,那時候村莊附近沒有醫院,周圍十幾里村莊的村民都來找爺爺看病。”

李肇星感慨地說,中醫陪伴他走過50多年的外交生涯。“那年我在坦桑尼亞考察時,身體一下子不舒服,但通過江蘇省派去的中醫醫療隊伍的治療,我的身體一下子舒服了很多,最終很好地完成了考察任務。50年的外交生涯我去過186個國家,在很多國家我都享受過中醫診療。”

更讓李肇星記憶深刻地是,在美國、加拿大、土耳其等,還接受過當地白人的中醫按摩和針灸診療服務。“很多外國友人也很喜歡中醫文化,在當地開了很多中醫私人診所,這說明中醫藥逐漸在國外‘落地開花’,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和良好勢頭。”李肇星說。

中醫國際化要講究開放共享

對于中醫藥的國際化發展,李肇星也有著自己的看法:“中醫發展首先要講究創新發展,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要想在新時代在國際上保持領先地位,就要不斷地利用現代化手段創新中醫技術;其次,要注重中西醫協調發展,就像踢足球一樣,不能光靠一個隊員腿腳下功夫好,要靠每一個隊員和守門員的配合,才能出優異的成績,中醫的發展也要和西醫相互補充,相互借鑒,形成協調發展。”

中醫藥學,不僅是幾千年傳統防病治病、養生康復的“道”與技藝,更是中國古代農業文明和手工業文明的產物,很多中藥都是從天然植物中萃取得來的,因此中醫藥學最接近自然。“中醫藥的發展本身就是對綠色發展的貢獻,綠色發展又會給中醫提供更好的發展條件。”李肇星說,“中醫發展更應提倡養生理念,并將其融入到美麗中國建設中。”

他舉例說:“比如全國正在開展的戒煙行動,就可以大力宣傳中醫養生常識,生動地為公正普及吸煙壞處,更有利于公眾接受。”此外,李肇星指出,中醫國際化還要講究開放共享。“中醫藥不光是漢族的、蒙古族的、維吾爾族的,還是藏族、佤族的,它屬于中國56個民族,也屬于全世界所有人民。中醫藥學在其發生、發展的過程中,吸收與融合了其他民族乃至外國的醫療經驗和方法。因此,未來中醫藥學的國際化發展更應兼容并包,不斷融合,開放共享,這樣才能讓中醫藥更好地走向世界,得到認可和歡迎。”


編輯:趙彥

關鍵詞:李肇星 中醫外交 創新發展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中出在线 | 性欧美老妇乱码一区二区 | 网友在线亚洲专区 |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97 | 亚洲人成在线观看网站高清 | 在线中文字幕亚洲日韩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