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十部委《指導意見》落地4月 銀行存管漸成P2P標配
圖/新華社
或要求P2P與銀行“直連”
距離央行等十部委的《指導意見》出臺已過去了四個月,但銀監會關于P2P監管的細則卻遲遲未落地,不少業內人士此前向羊城晚報記者透露,細則已三易其稿,如向社會公眾征求意見,可能要等到2016年初。
不過,有關細則的傳言卻從未停止過。近日,就有消息稱,細則將對于銀行存管模式做出更具體的規定,或要求P2P企業與銀行直接簽署資金存管協議。
這種“直連”模式也就意味著,目前普遍盛行的平臺與第三方支付公司合作托管,再由第三方支付公司在銀行開戶存錢的模式,將有可能不再符合監管要求。
早在今年7月18日央行等十部委的《指導意見》中,就明確指出要選擇符合條件的銀行業金融機構作為資金存管機構,對客戶資金進行管理和監督。此后,業內關于銀行與P2P聯姻進行資金存管的新聞不絕于耳。不過,有業內人士表示,目前至少有幾十家P2P平臺表示與銀行簽訂了資金存管協議,但實際真正接入完成銀行存管的平臺僅有數家,“大部分都停留在宣傳層面”。
多家銀行爭奪
資金存管“蛋糕”
前日,招商銀行在上海高調宣布與拍拍貸達成資金存管協議,這也意味著今后在拍拍貸上實名注冊的用戶,都會同步在招行專門設立的拍拍貸專用賬戶體系下建立一個與用戶個人一一對應的子賬戶,作為用戶在拍拍貸上開展資金業務的存管賬戶。
招商銀行上海分行方面坦陳,此前曾與多家平臺簽署過網絡資金服務的意向性協議,但此次的資金存管協議尚屬首次,合作將會落地。據悉,待系統進一步測試穩定、成熟后,拍拍貸用戶賬戶遷移工作將逐步實施,最快將在3個月內開始。
據羊城晚報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中國建設銀行、廣發銀行、民生銀行、中信銀行、浦發銀行等15家銀行推出P2P平臺的資金存管合作業務。最早涉足P2P資金存管領域的則是民生銀行,其在今年的2月份,曾一口氣簽下包括積木盒子等在內的4家P2P企業成為合作平臺。
工行相關負責人此前也表示,正開展對P2P資金存管方面的研究。此外,羊城晚報記者也曾報道過包括廣州農商行在內的多家銀行與數家P2P平臺洽談托管業務,有意“拉攏”平臺。
對于商業銀行選擇P2P平臺進行存管是否具有標準?招商銀行上海分行方面的相關負責人在接受羊城晚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銀行對于合作平臺的規模、行業排名、股東背景等都有要求,“但同時我們也會看重平臺的美譽度和行業內的聲譽”。
編輯:薛曉鈺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 銀行存管 P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