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名家健壇名家健壇
防挑食防食積防便秘 三招教你提高寶寶免疫力
文/羊城晚報記者 余燕紅 通訊員 林惠芳
不知不覺廣州已進入濕冷的冬季,家中寶寶極易染上呼吸道感染、秋季腹瀉、皰疹性咽喉炎等疾病,著實讓家長們操碎了心。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兒科副主任醫師楊東新表示,家長可以從防挑食、防食積、防便秘這些細節提高寶寶免疫力。
第一招:防挑食
多數小孩,都有偏食、挑食的不良習慣。長期偏食可因營養攝入不全面而使孩子的免疫力受到威脅,繼而引起許多“小毛病”,表現為易生病,而生病后又會使寶寶食欲降低、腸道吸收功能下降,影響營養物質的攝入,從而降低寶寶對疾病的抵抗力,形成惡性循環。
楊東新稱,俗語講“魚生火,肉生痰,蘿卜青菜保平安”,因此,爸爸媽媽要糾正孩子偏食挑食的不良習慣,日常飲食中注意谷類、肉類、水果、蔬菜的均衡搭配食用。
第二招:防食積
食積又叫食滯,是兒科的常見病,也是多數孩子生病的基礎病因。它的形成除了跟小兒脾胃功能尚未健全外,不正確的喂養方式及生活習慣也是重要因素。積久化熱、久積致虛,久而久之也會使孩子免疫力降低,從而反復出現感冒、咳嗽,甚至肺炎。
“四時若要小兒安,須忍三分饑與寒”。楊東新稱,飲食上要注意兩方面:一方面孩子吃飯時要防止吃得過多,小兒不知饑飽,尤其是見了喜歡的飯菜,常常不知節制,結果就是吃撐了,形成了食積;另一方面,有些家長常常擔心孩子體重增加過慢或者長不高,誘導、哄騙、逼迫孩子多吃飯,同樣也會導致食積。
有食積的孩子常表現為厭食,飯入口后久含不吞,吃一頓飯要很長時間;消化功能不好,容易腹脹、大便硬結或腹瀉;煩躁易哭、難以入睡或睡不安寧;動則大汗淋漓或入睡汗多;生長發育遲緩,面黃瘦弱;口氣較重,舌苔較厚;小便短黃或清長,大便酸臭或溏薄。當家長發現孩子有上述癥狀時,需帶孩子去醫院調理治療,及時清除食積,可起到防微杜漸的作用,把疾病消除在萌芽狀態。
第三招:防便秘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注意觀察寶寶的七大癥狀:口臭、咽痛、眼屎、口唇干紅、舌質紅、舌苔厚、大便干,出現這些癥狀表示孩子的內火形成,此時的病毒、細菌等往往可乘虛而入。因此,及時服用一些清熱解毒、通便之藥,可消除內熱,給體內的熱邪排出提供出路,能有效地預防感冒,從而提高了免疫力。
對于平素有內熱的孩子,在飲食上宜清淡且易于消化的食物,不吃或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少吃肥甘厚味之品,如果腸胃中積累大量不能及時消化的食物,則易產生積滯不化的病理停滯,進而會變化成痰,積久而化熱,痰熱在體內存在便成為致病的因素。此外,注意多喝水,在流感來臨之際,可用桑葉、菊花、淡竹葉等煲水代茶飲用,疏風消熱解毒,以達到良好的預防效果。
編輯:趙彥
關鍵詞:提高寶寶免疫力方法 防挑食 防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