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政府網站“僵”在理念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關于第一次全國政府網站普查情況的通報》,16000余家政府網站因存在信息更新不及時、內容發(fā)布不準確、咨詢信件長期不回復、服務不實用等嚴重問題關停上移。(12月15日新華網)
政府網站在今天的外延,其實已經超出了傳統(tǒng)的政府門戶的定義,在今天強調加強政府網站建設,顯然就不應該只停留在對過去的政府門戶網站的完善上。具體來看,傳播介質變了,信息發(fā)布渠道多了,并不是要把相同的內容通過不同的方式重復發(fā)送,而是要充分借助不同的信息平臺的優(yōu)勢和特點,來提升政府信息開放的程度和信息服務的能力,以更好的回應民眾對于政府信息服務的要求。
那么,對于不同的網絡載體建設,就必然要有所取舍,并在資源整合基礎上做到功能和便民程度的最大化。比如哪些政務服務或信息發(fā)布宜使用社交網絡平臺,哪些服務功能仍適合通過門戶網站來完成,既方便不同群體的需要,又確保能夠實現(xiàn)成本的最優(yōu),就需要精細化的考量。
此前有媒體報道稱,現(xiàn)在不少地區(qū)連區(qū)縣一級、單個小部門都積極上馬App項目,這樣扎堆而分割化的信息網絡化建設,很可能不僅增加成本,帶來運營壓力,且還會因各自為政的信息壁壘為便民添阻。這一點在今后的政府網站建設和考核中,不能不引起重視。
網絡技術的進步,為政府的信息化建設帶來了便利,但同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突出的即是政務服務理念要跟上技術進步的步伐。說到底政府的信息化建設,本質上仍是政府公共服務理念的外在體現(xiàn)。可以說,有什么樣的政府開放意識,就決定了能有什么樣的政府網站。當技術進步已經來到web2.0時代,若政府的開放意識還停留在單向度發(fā)布信息的時代,網站建設得再漂亮,也只能說是徒有其表。
這樣一輪針對政府網站的專項普查,只能被視為是一個好的開端,是一次態(tài)度的表達。要真正確保政府部門的信息化建設滿足民眾的服務需求,在根本上仍需要一場由表及里的政務理念的改造。政務理念之核“驅動”了,政府網站自然難變?yōu)椤敖┦薄#ㄖ觳。?/p>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政府網站“僵”在理念 僵尸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