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火車為何不再停靠百年老站
12月9日10時,因不滿牡綏鐵路電氣化改造工程開通后,國家進行火車線路調整、取消當地鐵路線路不方便出行,穆棱市穆棱鎮境內發生100多名群眾阻擋火車事件,導致牡丹江至虎林方向6223次列車停滯。(12月17日新民網)
這些年,城市之間的高鐵,一條又一條地建起來。城市之內的地鐵,也是方興未艾。鐵路網絡建設與改造,正在成為拉動內需的新的經濟增長點。但是牡綏鐵路電氣化改造工程開通后,穆棱鎮的群眾卻出行困難,沒有火車可坐了。
據有關資料顯示,穆棱鎮是一個擁有10萬人口的老建制鎮。而穆棱站又是濱綏鐵路上的主要客運站,于1899年建成,目前已有116年的歷史。
這就是說:清朝的時候,當地居民可以乘坐火車出行;民國的時候,當地居民可以乘坐火車出行;偽滿的時候,當地居民可以乘坐火車出行;但是當歷史的車輪運行到21世紀的今天,當地居民卻不得不和火車說再見。筆者不禁發問:相對于當地交通能力而言,這到底是進步還是后退了呢?
眼下正是寒冬。鵝毛大雪是北國的常客。居民離開了鐵路,交通該如何解決,恐怕是一個不容回避的重要問題。一個有著百年歷史的老牌火車站,說拆就拆,這也太不把穆棱鎮的群眾利益放在眼里了吧?難道就不能等過了冬季,就不能給人們留一個準備其它交通方式出行的緩沖時間?
說到底,牡綏鐵路電氣化改造不肯為穆棱鎮居民“折腰”,火車不再停靠上百年的老站,并非存在技術上的難題,根子大概還是部門利益在作怪。
這就難怪會發生阻擋火車事件了。既然火車線路調整不可逆轉,那能否請鐵路部門和當地政府部門給穆棱鎮的群眾修一條通往外界的公路,好讓當地交通能力的下降顯得不那么明顯?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穆棱市阻擋火車事件 牡綏鐵路電氣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