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統一戰線 統一戰線

少數民族醫藥在中國得到傳承發展

2015年12月25日 10:52 |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分享到: 

72歲的白鳳鳴雖然早已退休,但每天依然在阜新蒙古族自治縣(簡稱阜蒙縣)蒙醫醫院接診患者。從事蒙醫工作57年的他從當年的學徒到如今的全國著名蒙醫專家,見證了中國蒙醫藥幾十年來的發展變化。

“從不分科到現在的20多個專科,從純粹的蒙醫治病到如今西醫診療手段和傳統蒙醫藥結合,蒙醫藥也在隨著時代的進步不斷發展。”白鳳鳴說。他所在的阜蒙縣蒙醫醫院去年剛剛完成了擴建,住院床位從100張增加到160張。

據中國民族醫藥協會副秘書長馮嶺介紹,目前中國保留并應用的民族醫藥有30多個,截至2010年,全國有藏、蒙、維等15個民族設有應用本民族傳統醫藥的醫院,全國民族醫醫院已超過200所。

蒙醫藥歷史悠久,在中國主要分布在北方的內蒙古、甘肅、新疆、青海、黑龍江、遼寧、吉林、北京等省(區、市),僅內蒙古現在就有96所各級蒙醫醫院。

蒙醫藥具有劑量小、價格便宜、服用方便的特點,在治療血液病、骨傷病、風濕病等疾病上也有著獨特的療效。白鳳鳴就因用蒙藥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而聞名,連遠在美國的患者都紛紛慕名前來求治。

26歲的寶音朝古拉是一名年輕的蒙醫醫生,與白鳳鳴同在一所醫院。然而與學徒出身的前輩不同的是,他是一位受過正規大學教育的本科畢業生。

寶音朝古拉畢業于內蒙古民族大學蒙醫藥學院。他學習的課程中60%左右是蒙醫藥知識,還有40%左右是西醫藥知識。民族醫藥與西醫藥、中醫藥結合治病已成為現在民族醫藥發展的一個趨勢。

近年來,民族醫藥的高等教育得到了快速發展。據內蒙古衛生廳蒙中醫藥管理局副處長伊樂泰介紹,近年來,蒙醫藥的學歷教育不斷規范,學歷層次不斷提升。在原有的本科教育之外,內蒙古醫學院、內蒙古民族大學近年來又開展了蒙醫專業博士、碩士學位教育。

據了解,內蒙古醫學院和內蒙古民族大學蒙醫藥專業招生人數已從2004年的190人增加到今年的將近600人,而且畢業生仍有供不應求的趨勢。

在中國各個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當地政府大多對民族醫藥從經費等各個方面給予特殊的扶持。阜蒙縣等蒙古族自治地區就相繼出臺了地方法規,從立法層面對蒙醫藥的傳承和發展進行保護。

在國家的支持下,不少民族醫藥已開始走出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北京國際藏醫院暨北京民族醫院就是一所設在北京的、以藏醫為主、多民族醫與中西醫相結合的國家級民族醫院,有藏、蒙、土家等特色專科。

北京國際藏醫院科教處處長馮嶺表示,少數民族醫藥是少數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政府對少數民族醫藥的保護和發展實際上也是對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

“在我們蒙古族傳統文化中,蒙醫是令人尊敬的職業,我一定要做一名醫術高超的蒙醫。”寶音朝古拉自豪地說。


編輯:孫莉姍

關鍵詞:少數民族 醫藥 傳承發展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免费综合色在线视频 | 一级a做片免费观看久久 | 亚洲午夜福利网在线网站 | 亚洲中文字幕aⅴ天堂 |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69影院 | 亚洲欧美精品专区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