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2015年移動醫療在"爆發中"布局 產業鏈往線下延伸

2015年12月30日 11:12 | 來源:信息時報
分享到: 

2015年是我國十二五規劃最后一年,也是醫療健康行業“攻城拔寨”的一年,但其中涉及到“互聯網+”的領域尤其“風起云涌”。無論是BAT巨頭,還是制藥企業,或醫藥電商平臺,都在移動醫療領域“落子”布局。這也使得原本處于碎片化發展的移動醫療產業開始步入了整體化發展。據記者觀察,今年的移動醫療行業中,融資已成“家常便飯”,同時部分移動醫療平臺也開始就盈利模式和發展模式方面進行探索。

問診平臺開診所

產業鏈往線下延伸

互聯網醫療像“雨后春筍”般迸發,如何在發展過程中盈利,成了各家移動醫療平臺所關注的問題。今年5月7日,春雨醫生宣布在全國5個重點城市開設25家線下診所,7月初,丁香園創始人李天天宣布,要開”有溫度“的診所,11月丁香園的線下診所正式開業。

誕生于線上的移動醫療卻向線下延伸,這一看似“倒退”的舉動實際上是加強盈利的做法,從今年秋天開始,移動醫療受到了諸多挑戰,以APP或概念就引起投資追逐的事情越來越少,而資金流問題也成了互聯網公司所需解決的痛點。

業界看來,對于互聯網醫療來說,盈利的核心競爭力還在于醫療方面,因此在多點執業放開后,移動醫療資源也應往線下延伸,建立自己的醫療生態。

資本熱衷

上半年融資已與去年持平

去年移動醫療成了炙手可熱的“香餑餑”,今年更為之“瘋狂”。隨著智能手機普及化提高以及醫療資源需求量的高速增長,移動醫療受到社會資本的青睞。據部分投資機構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移動醫療項目投資全年共80余起,幾乎為過去5年總數和的3倍,總投資額近7億美元,2015年上半年移動醫療獲得的風投總額已與2014年持平。

就投資方面看來,今年投資移動醫療主要為傳統藥企,所涉及的移動醫療的概念中包含健康大數據搜集、移動穿戴設備及移動APP等。

掛號平臺推分級診療

執行形式不明確

線下措施推行遭遇困境或瓶頸時,資本通過“互聯網+”介入已成趨勢。9月24日宣布完成3.94億美元C輪融資的掛號網,將斥資3億美元建立全國互聯網分級診療平臺,該公司董事長廖杰遠表示,與有區域性及指向性限制的線下分級診療相比,線上分級診療主要通過線上組建醫療團隊的形式,實現跨地域轉診。

業內人士看來,互聯網手段介入推行困難的分級診療,實際上是有促進作用的,互聯網手段可有效解決分級診療過程與醫生實時互動難的問題,同時節省繁瑣的轉診手續。但未來與互聯網結合的分級診療如何實行,用何種形式實行,目前還是未知數。

“滴滴醫生”試行

或盤活基層醫療資源

移動醫療領域中,除了網絡預約掛號等這些傳統“玩法”外,有人也作出過新的嘗試。10月18日至19日,阿里健康、滴滴出行、手術預約O2O平臺“名醫主刀”聯手醫療機構發起的“滴滴醫生”活動,在南京、北京、上海、杭州四個城市開展,兩天內共計2000多人次呼叫醫生,最終提供上門問診服務的有40多單。

不過,有醫療界人士認為,這種通過手機搶單的移動醫療服務這種上門服務,對三甲醫院內專家吸引力是有限,但對于平時工作較為輕松的社區全科醫生而言,若能廣泛推廣,或讓“沉寂”的基層醫療資源能通過互聯網手段得到“盤活”。

互聯網醫院上線

網上就醫形成閉環

正當業界認為,今年的移動醫療將趨于沉寂時,它在最后一個月卻帶來了“驚喜”。12月10日,由當地政府牽頭,微醫集團提供技術支持的烏鎮互聯網醫院投入運營,并成功開出了首張在線電子處方。

從就醫流程來看,互聯網醫院的就醫流程為:“患者選擇醫生→提交檢查檢驗報告→在線診療→醫生開具在線處方與醫囑→患者在線付費→送藥上門或自提”。

行業人士認為,這也意味著一直處于碎片化的互聯網醫療,已初步形成了在線閉環,而下一步要考慮的,是醫保如何接入的問題。這對“醫藥分開”也有一定作用。


編輯:趙彥

關鍵詞:移動醫療 產業鏈 問診平臺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2007 | 日韩欧美一本书道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在线第一页 | 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片论片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