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80后博士副縣長辭職:封侯非我意

2016年01月07日 16:21 | 來源:法制晚報
分享到: 

4159517000

2015年7月,吳奇凌到鳳岡縣當地鄉鎮探訪貧困村貧困戶情況


任職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不足半年時間,吳奇凌決定辭去公職,到武漢一家企業工作。

昨日,貴州省鳳岡縣人大常委會在鳳岡縣官方網站發布公告稱,決定接受吳奇凌辭去鳳岡縣人民政府副縣長職務的請求。

在接受法制晚報記者采訪時,吳奇凌表示辭職的誘因是父母的兩次生病,讓他有了回到父母所在城市盡孝的想法。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在國家經濟轉型的大環境下,吳奇凌“愈感本領不足的恐慌”。他認為,企業是向國家最早傳遞經濟發展需求和改革需求的地方,所以選擇到企業“充電”學習。

吳奇凌透露,自己已經加盟了一家總部在武漢的民營企業,主要做融資、旅游和文化相關的工作。

“每走一步,都是自己的選擇。無論是在體制內也好,體制外也好,都是能夠去實現自己價值的。”吳奇凌說。

辭職信

引用戚繼光詩句稱“封侯非我意”

作為當地具有博士學位的80后縣領導,吳奇凌曾被看作當地政壇新星。公開資料顯示,吳奇凌1981年出生,2005年畢業于武漢大學法學院,隨后留校工作,2008年獲文學碩士學位,2013年獲武漢大學傳播學博士學位。

2011年,吳奇凌從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團委書記任上遠赴貴州,掛職擔任鳳岡團縣委副書記,之后任鳳岡縣委副書記,遵義新蒲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2015年7月任中共鳳岡縣委常委、縣人民政府常務副縣長,有多個領導崗位的鍛煉經歷。

在辭職信上,吳奇凌說,辭職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個是去企業“充電”學習;一個是到父母所在的城市盡孝。

關于到企業“充電”學習,吳奇凌說,“隨著經歷的增加、閱歷的增長,愈感本領不足的恐慌。”特別是在國家經濟轉型內外環境發生深刻變化、新老經濟形態交鋒交融、市場需求倒逼經濟結構性調整的時代,“本人更加強烈感受到,自身知識結構、能力結構的不足。”

他在辭職信中引用民族英雄戚繼光的詩句寫道:“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他說,希望在更加前沿的戰線上挑戰自我、充實能力,希望有朝一日能夠成為一個更加全面的人,為國家和人民作出更大的貢獻。

辭職信最后,他說,“位卑未敢忘憂國,無論何時何地身居何位,都將奮發有為,多做貢獻。”

緣由

母親手術一個月后才回家

法制晚報:你在辭職信上寫離開的原因之一是父母的兩次生病?

吳奇凌:我父母身體都不太好。2014年,我父親做甲狀腺瘤手術,當時我在遵義新蒲新區工作,接到父親要做手術的消息時,我手上有幾個區里的規劃正在搞評審。在電話里我和父親說:如果瘤是良性的,我就晚幾天回來;如果瘤是惡性的,我就馬上回來。

后來手術結果是良性的。但我覺得,作為一個兒子,說這句話聽上去還是挺殘忍的。

2015年,母親要做心臟搭橋手術,縣里正值“五大環境”攻堅戰的關鍵時期,我是主要負責人,又沒能立即趕回去。母親出院一個月以后我才回家,我回去的當天,母親血壓又高到200多,送到醫院搶救。可第二天我又趕回了縣里。

經過這兩件事后,覺得自己對父母、對家庭的虧欠太多。這兩件事是我決定離開的誘因。

轉折

商界朋友鼓勵我換一個領域接受挑戰

法制晚報:你什么時候考慮辭職這件事?中間有猶豫過嗎?

吳奇凌:前前后后考慮這件事大概就一個月時間,跟一些領導和商界的朋友還有家人都商量過。

法制晚報:當時他們都是什么意見呢?有什么樣的聲音?

吳奇凌:我們省、市、縣的領導都跟我促膝長談過,當時的意見就是挽留的聲音多。而企業界的朋友他們倒是鼓勵我換一個工作環境、換一個領域接受挑戰。家里面都是支持我的決定,無論是體制內還是體制外。

法制晚報:你之前是在高校任職,后面是什么機緣巧合到了貴州任職?

吳奇凌:當時團中央和教育部從高校抽調一部分干部到地方掛職,幫助當地團組織建設。我當時就過來貴州,曾經掛職過村的第一書記、鄉鎮黨委副書記,后來任過縣委副書記,到新區做過一段時間,又到縣里面任常務副縣長。

觀點 企業是經濟發展的前線

法制晚報:您在常務副縣長崗位負責哪些工作?

吳奇凌:負責財政、發改、稅務、金融、人事等方面工作。

法制晚報:所謂“本領不足的恐慌”是指什么?

吳奇凌:在工作中我感覺到,現在經濟發展得很快,新老經濟相互交鋒交融,特別是互聯網時代,互聯網經濟、互聯網金融、互聯網+產業都發展很快。這個時代政府主要在宏觀區域發展上面做一些政策性指導和保障性工作。而企業是向國家最早傳遞經濟發展需求和改革需求的,企業是經濟發展前線。

所以我認為,要充電的話,最好的辦法就是去企業。

法制晚報:“市場經濟倒逼經濟結構調整”,在縣一級政府的感受也很明顯么?

吳奇凌:我個人的感受很明顯。

比如說,我分管發改和政務辦的工作,在行政審批“兩檔”清理工作上,很大一部分清理是來自于企業發展的需求。在互聯網經濟時代,政府的經濟思維也在尋求突破,想著怎么樣出臺相應的政策,怎么樣鼓勵各種經濟形態融合發展。

比如,我曾經分管茶葉產業期間,縣里在考慮過去的產業銷售時,從傳統的門店經營方式和電子商務如何有效結合在一起,這就需要出臺相應的政策。

調整 新工作對知識結構的要求有變化

法制晚報:現在工作的企業是和互聯網相關么?

吳奇凌:我所在的卓爾控股是一家在武漢的大型集團企業,很多項目都涉及互聯網。我暫時主要負責集團融資和文化、旅游板塊相關的工作。

法制晚報:副縣長到文旅集團總裁,工作在哪些方面發生了改變?

吳奇凌:變化很大!一個是工作內容的變化,以前在政府,工作宏觀一些,做政府領導主要是把方向,具體的事情有科局和鄉鎮等完整的機構來安排和落實。

在企業做總裁,既要宏觀,又要微觀,不僅在方向上要做決定,可能還要做很多辦事員要做的事情。因為企業的扁平化管理,人員機構要精簡才能節約成本。自己對各個環節都要清楚,才能避免每一個環節出現風險。

另外,新工作對知識結構要求也有變化。以前在政府部門,你必須掌握區域經濟發展、產業經濟發展、創新社會管理、群眾工作等方面的知識。對企業來說,最重要的是商業運營和企業管理,兩者有很多互相借鑒之處,負責人各方面都要有比較充裕的知識。

談價值 官位高低不是評價一個人的標準

法制晚報:你已經在新的崗位到崗了么?

吳奇凌:剛到幾天時間。

法制晚報:幾天時間有什么感受?

吳奇凌:第一個感受,從這家民營企業可以看到,雖然近幾年國家經濟下行壓力很大,但是很多民營企業還是充滿了朝氣,這樣的優勢民營企業在新的一輪經濟發展當中,主動迎合新時代經濟發展要求,調整發展思維和理念,比如說在互聯網化、證券化的方面,都邁出了很有成效的步伐。

第二個感受,可以有更多時間來陪自己的家人。

第三,這個調整讓我開闊了眼界,知識能力的培養也更加全面。特別是對經濟工作的學習,可以從宏觀領域過渡到微觀領域,是一個很好的充實過程。

法制晚報:相對于體制外的人跳槽,體制內的人作出離職的決定,面臨的壓力是不是更大?

吳奇凌:每個人所面對的情況并不一樣。我覺得,每走一步,都是自己的選擇。無論是在體制內也好,體制外也好,都是能夠去實現自己價值的。關鍵看你自己,適合去做什么,想去做什么。另外,無論在哪里,更多的學習是很關鍵的。

法制晚報:中國還是有不少人存在“官本位”的思想,認為評價一個人的標準是看他的官位高低。也有的認為從官社會地位高,從商社會地位低。

吳奇凌:這種想法可能在未來較長一段時間較大的范圍人群當中都還是會繼續存在,中國千百年來官本位的思想還在延續,企業的地位在過去歷史上一直不高。改革開放之后,企業家的地位才慢慢變高。直到現在開會,也還會發現,一些企業家的排位總是在領導后面。

在我看來,這種形式正在發生很大改觀。很多人都意識到,一個人的價值高低,并不在于官位高低,而是和他所在崗位創造的社會價值、經濟價值相關。(記者 王選輝)

編輯:鞏盼東

關鍵詞:博士副縣長辭職 封侯非我意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性一级在线观看 | 亚洲综合国产精品 | 无遮挡粉嫩小泬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综合一区欧美激情 | 色久悠悠五月婷婷 | 日日噜噜噜夜夜爽爽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