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建議 建議
北京東城區政協委員為文化東城支招
保護文化遺產 鼓勵作品原創
本報訊(記者 王泳) “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血脈,而那些活態的傳統文化更是她的生命所在。建議政府在疏解非首都功能定位工作中,深入調研、細致工作,留住北京活態的文化傳承。”1月8日,在北京市東城區政協全會期間,區政協委員衣福成表示。
衣福成認為,將首都核心區工業企業疏解離京是落實京津冀攜同發展戰略具體舉措,但不可采取一刀切方式,以免留憾。他以北京市琺瑯廠有限責任公司為例,其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景泰藍制作技藝,不宜成為被疏解的對象,反而應該加大扶持力度,更好地傳承、保護、發展下去。
與衣福成一樣,很多委員也從不同側面對文化東城建設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東城區正在創建全國公共文化示范區,到目前為止,東城區17個街道成立了文聯,建立公共文化活動站,但是長期從事文藝創作的中國煤礦文工團演員、東城區政協委員宋德全發現,各種文化活動質量并不高,活動方式呆板、內容沉悶。
如何加強公共文化的信息建設,將觸角延伸到各處文化站?宋德全認為,東城有很多小劇場,有很多來自全國各地的、從事藝術工作的年輕人。應鼓勵他們把自己的原創作品、自己的處女作誕生在東城。“讓來北京的文藝青年在東城這片肥沃的土地上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要實現東城區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政府要拿出錢來,并將有限的資金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宋德全說,“國家‘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要加強文化建設,我認為,原創才是產生思想最深刻的源泉,原創才能匯集有創造力的文化建設。”
編輯:薛鑫
關鍵詞:北京東城區政協委員 文化東城 文化遺產 京津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