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參政議政 參政議政

推進"互聯網+扶貧"

民建廣東省委:鋪好農村"信息高速路"和"物流網"

2016年01月19日 13:59 | 作者:林龍勇 | 來源:人民網
分享到: 

人民網廣州1月18日電(林龍勇) 在廣東,寬帶等電信基礎設施覆蓋城鄉,以騰訊等為代表的互聯網粵企軍團已經成為行業的主要引領者,電子商務蓬勃興起,特別是跨境電子商務、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勢頭迅猛,都為互聯網在廣東“三農”領域生根發芽創設了適宜的環境。本網從民建廣東省委“兩會”提案新聞通氣會上獲悉,民建廣東省委今年兩會擬向廣東省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提交“互聯網+三農”、“互聯網+扶貧”相關提案。

提案指出,廣東在互聯網與“三農”的深度融合方面仍然存在綜合規劃能力較弱、政策供給能力不強、工作創新意識不夠、統籌推進水平偏低等問題,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的“三農”短板依然存在,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廣東道路仍然不甚清晰,鄉村治理中的互聯網應用還較為粗糙和膚淺,面向農民的互聯網技術培訓形式呆板、效果不佳,互聯網作為連接政府與社會扶貧力量的紐帶作用尚未顯現出來。

針對廣東“互聯網+三農”綜合創新政策支持體系建設現狀中存在的諸多薄弱環節,提案建議,完善對“互聯網+三農”政策創新的綜合性頂層設計機制,盡快出臺推動廣東“互聯網+三農”建設發展的指導性文件,實施“網絡強農”工程;在鋪好“信息高速公路”的同時,加快建設農村現代物流網絡,在實現“縣縣通高速”的目標基礎上,進一步織密農村交通網絡,優化國、省、縣、鄉道路布局,夯實冷鏈物流設施基礎,繁榮鄉村快遞市場,打通農產品外運外銷的“最后一公里”;要借助“廣貨網上行”、淘寶“廣東館”等現有品牌,還要打造若干個具有較強全國影響力的農村電子商務平臺和產品品牌;必須大刀闊斧地推進信息化與鄉村治理的融合進程,創新對農民以互聯網技術為核心的信息化培訓形式。要構建開放型、市場化的農民信息化培訓體系,防止個別政府部門和培訓機構濫竽充數、套取資金;廣東既要打“網絡牌”,也要打“扶貧牌”,更要打“特色農產品牌”,并在這一過程中不斷創新產業扶貧形式,綜合運用扶貧產品品牌效應,擴展扶貧開發與互聯網經濟的接觸面積和合作空間。


編輯:孫莉姍

關鍵詞:民建 廣東省委 農村 互聯網 三農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宅男宅女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 日韩一级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中国国产一级精品片免费 | 尹人香蕉久久99天天 | 在线观看国产日韩欧美 | 亚洲成色最大综合在线播放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