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藏聞逸事藏聞逸事
藝術品拍賣市場的“白手套”
對于拍賣師而言,最高榮譽就是在全場拍賣結束時被授予“白手套”,即意味著拍賣專場達到100%的成交率,也代表著全場買家對于該拍賣專場的最高程度認可。
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的藝術品拍賣市場共收獲約40個白手套專場,其中近20場屬于私人珍藏和名人名作專場。
在藝術品市場的弱市時代,“白手套專場”的出現,成為寒冬里的一抹溫暖的光。
青銅鳳鳥耳尊
主打名人珍藏效應
在2015年春拍中,北京保利憑借“虛懷齋藏畫”等6場100%成交的戰果,成為2015春拍中“白手套”專場最多的拍賣行。而在2015秋拍中,中國嘉德拍賣的“沙耆比利時時期藝術專場”、“85新潮美術三十年紀念專場”、“逸廬——古器雅集”三大專場;北京匡時的“光宇歸來:中國現代藝術大師張光宇專場”、“積玉———無底價書畫專場”兩大專場以及保利“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Speelman秘藏梵像聚珍”等10個專場分別斬獲白手套。盡管市場因調整進入低迷期,但私人珍藏專場因兼具學術價值與文人情懷,不僅類別新奇,帶有強烈的個性特征,而且還會有一些“生貨”(第一次出現在拍賣場的拍品)上拍,因此備受藏家關注。
作為拍場的“定心丸”,無論其他板塊、同類作品表現如何難以預期,私人專場總能讓原本疲弱的拍賣數據變得可圈可點。比如,北京保利“史世奇珍藏啟功書畫專場”、“十全老人——米景揚藏畫”和“虛懷齋藏畫”,北京榮寶“靜悟堂藏畫專場”,北京匡時“光宇歸來:中國現代藝術大師張光宇專場”,上海嘉禾“《豐草堂》———李研吾長孫女藏畫專場”,以及廣東崇正“九藤書屋藏名家書畫”。
此外,“西泠印社部分社員作品專場”自2006年推出延續至今,也成為西泠拍賣獨家之源,亦取得百分百成交。該專場囊括印社創始人、歷任社長、名家社員精品80件。其中,已知市場中最長篇幅的弘一書法、也是了解弘一對佛法研究的重要文獻——小楷《圓覺本起章》1200萬起拍,以3277.5萬元成交。因此,從最終的拍賣結果來看,主打“名人”、“名家”策略的拍賣專場均以高成交率而收效甚好。
黃花梨鑲嵌黃楊木龍紋提盒
注重書札文史價值
與此同時,頗具文史價值的書札文牘專場也是2015年拍場上一大亮點,對此類拍品的二級市場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書札文牘最初附屬于“古籍善本”部門,后應藏家的需求開始設立專場。從數量而言,在2015年春拍中,有三場取得了“白手套”的成績,其中的兩場是為響應抗戰勝利70周年而特別策劃的。
其中,北京保利“紀念抗戰勝利七十周年——錢大鈞藏蔣介石密令手諭”專場雖僅有一件拍品,卻因其為國家一級文物并具有極為珍貴的歷史價值,早在開拍前就備受矚目,最終以1782.5萬元成交。
而西泠拍賣“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重要文物——胡鄂公上款名人書札專場”共推出51件拍品,總成交額逾889萬元。該專場呈現了一批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重要文物,拍品均參加過2015年復旦大學“抗日戰爭與中美關系珍貴文物展”。
與前兩場不同的是,朵云軒“彭城珍藏近代名人信札專場”以其學術價值而引人注目。本場共呈現來自臺灣收藏家的4件拍品,總成交額達到546.25萬元。這批珍貴信札的內容涵蓋了民國時期的家事國事天下事,對于研究近代文化和歷史具有重要的價值。
黃花梨高靠背南官帽椅
聚焦傳統品牌優勢
傳統品牌優勢一直在各大拍賣場中占據重要地位,品質保障及流傳有序的名人效應,使其在冷清的市場中,突顯出拍品與內容的重要性。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西泠印社創社之初即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學,兼及書畫”為宗旨,延續百年。因此,西泠拍賣對文化的傳承和創新,也與西泠印社的“金石精神”一脈相承,彰顯對傳統文化的珍重與堅守。在2015年秋拍中,彰顯西泠金石文脈的特別專場——“金石永年·重要青銅器碑刻專場”在凌晨開拍,雖然已是午夜,但拍場人氣有增無減,經過1個多小時的激烈競奪,最終以總成交額5620萬元喜獲“白手套”專場。
而作為最具影響力的明式家具藏家品牌之一“攻玉山房”,在香港蘇富比2015年秋拍中同樣獲得“白手套”,超過千萬港元的拍品達到7件。據了解,“攻玉山房藏明式家具”專場共推出葉承耀醫生收藏的明式家具38件套,總成交額達2.6億港元。其中,明末黃花梨插肩榫綠紋石面酒桌以2528萬港元的成交價拔得本場頭籌。
據了解,此次“攻玉山房藏明式家具”專場的全數成交與伍嘉恩策劃的“攻玉山房藏明式家具”展覽不無相關。蘇富比亞洲區行政總裁用“天時、地利、人和”來形容葉承耀的家具收藏,認為他既趕上了收藏家具的黃金時代,又得到了古董商伍嘉恩的鼎力相助,同時也因為葉承耀自己不斷追求精品和典型器,從而成就了其古典家具收藏達到最高等級。
試水西方名作專場
近兩年,國內買家頻頻叱咤海外拍場,讓西方市場震驚的同時也引發了國內民眾的關注;加之諸多西方藝術大師展覽在國內的舉辦,藏家們對西方藝術的了解也越來越多。
莫奈、雷諾阿、柯羅、高更、莫蘭迪、安迪·沃霍爾等西方大師館藏級作品首次登陸中國拍場就一舉斬獲“白手套”專場,可見中國藏家對于西方近現代藝術的青睞。
作為西泠拍賣為國內市場帶來的第13個具有“中國首屆”意義且重量級的創新專場,“中國首屆近現代西方大師作品專場”開創了國內系統收藏西方名作的先河。
對于該專場未來的走向,西泠印社油畫部經理馬進稱將會在西泠拍賣延續下去。他相信西方大師的作品“會被更多國內成熟藏家所關注”,也會推動同行對于該領域的關注。
“隨著經濟和藝術市場的發展、國內藏家日益成熟和自信,將西方藝術納入收藏也勢必是未來的趨勢”。馬進認為,“今后那些符合中國藏家眼光的西方作品,很有可能價格體系會發生很大的變化”。(伊黛)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藝術品拍賣市場 白手套 拍賣師 100%成交率 白手套專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