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我國最長內陸河16次生態輸水 緩解下游“水困局”
新華社烏魯木齊1月21日電(記者關俏俏)自2000年以來,新疆經過16次生態輸水,使我國最長內陸河塔里木河干流下游生態得以改善,隨著水頭多次達到尾閭臺特瑪湖,流域內林草植被得到有效保護和修復。
記者日前從新疆水利部門獲悉,2015年借助塔里木河流域源流來水較好的有利時機,在滿足源流和干流生活生產用水的前提下,組織實施了第16次向塔里木河下游生態輸水,共輸水4.61億立方米,水頭第12次到達尾閭臺特瑪湖。
與此同時,為兼顧流域內灌區的生態保護和恢復,共通過工程措施向源流、干流灌區供給生態水12.13億立方米。針對孔雀河老河道下游生態環境逐年惡化的態勢,新疆水利部門還組織向孔雀河老河道輸送生態水0.55億立方米,向相思湖輸送生態水0.06億立方米。
大范圍的生態輸水不僅為塔里木河下游胡楊生長和植被萌發創造了良好條件,而且使源流和干流上中游兩側生態系統得到了有效修復,鞏固了生態治理成果。
作為我國最長的內陸河,塔里木河是塔里木盆地的主要灌溉水源。但多年來的無序開荒和無節制用水,使塔里木河干流水量日趨減少,地下水位也不斷下降,胡楊等植被大面積干枯死亡。為挽救塔里木河流域生態,我國實施了塔里木河近期綜合治理工程。
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局長石泉介紹,隨著“十三五”開局,塔里木河流域將繼續統籌生活、生產和生態用水,繼續實施向塔里木河下游生態輸水,并適時開展全流域生態補水。(完)
編輯:鞏盼東
關鍵詞:最長內陸河 16次 生態輸水 緩解下游水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