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拆學校”的市委書記怎么當了政協副主席

2016年01月26日 15:31 | 來源:新京報
分享到: 

1月22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十一屆十六次常委會議通過決議,免去劉志勇政協第十一屆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副主席職務、撤銷其自治區政協委員資格。劉志勇的自治區十二屆人大代表職務也于此前被罷免,區政協官網的領導介紹欄目,也已將劉志勇的簡歷撤下?!皬?011年開始,每一年拆兩間半學校,對梧州教育造成了一定影響?!毙戮﹫笥浾咦詳得嘀萃诵堇细刹刻帲C實了這一說法。

一些地方領導出于政績和GDP考慮,在老城區大拆大建,不算新聞;但像劉志勇這樣,一直樂此不疲地拆學校,“從2011年開始,每一年拆兩間半學?!保故穷H為罕見,可謂敢作敢為、敢闖敢試,堪稱大手筆。據報道,劉志勇主政梧州5年間,拆除了梧州高中、梧州一中、梧州二中、梧州市職業中學、梧州市第十四中學、梧州市會計中專學校等多所學校。很多人不知道劉志勇心里究竟是咋想的,如此熱衷于給學校“挪窩”,搞得像是跟教育有仇似的。

對劉志勇來說,他可能不是不知道拆學校名聲不好,但是在政績和商業利益面前,教育的重要性于劉志勇而言,或許就要大打折扣了。報道說,梧州一中操場連同初中部遷走后的土地用途,被改為商業用地,且減少了教育用地,這其實再明白不過,這是要讓當地的基礎教育事業為GDP、為財政甚至為個人政績讓路啊。或許有人會說,隨著城市的發展,學校搬遷他處并非完全不可。這話當然沒錯,但是學校遷址要考慮教育資源分布的均衡與公平,還要考慮學生安置、住宿問題、食堂問題、師生通勤問題等等一系列復雜因素,權力豈能如此任性?

伴隨著不可阻擋的城市化步伐,城鎮教育資源承載力越來越捉襟見肘。對城鎮而言,學校布局面臨亟待調整的艱巨任務,這種調整從大的方向而言,最主要不是搬遷,而是新建和改擴建。即使必須要搬遷,也不能突破國務院“教育用地只能增加不能減少”的底線。但像劉志勇主政下的梧州,一座體量并不算大的城市,“每年拆兩間半學?!边@樣的高速度和高效率,也實在讓人難以相信屬于正常搬遷。

我們好奇的是,像劉志勇這樣的人,頂著“拆學校”的惡名,卻能從梧州市委書記的位置上平穩升官,成為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這合適嗎?事實上,地方上要認真對待每一個待提拔候選人,對其考察不該走過場。毫無疑問,在安置、提拔官員的時候,若不認真考察官員的名聲、官聲,罔顧他的惡名聲,只是“按部就班”提拔,很難不出現像劉志勇這樣,即使做到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的位置,也會落馬的尷尬。

□朱達志(媒體人)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拆學校”劉志勇免職 政協副主席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欧美伊人色综合久久 | 揄拍手机视频在线 | 一本色综合网久久 | 丝袜足j国产在线视频456 | 亚洲中出在线视频 | 日日久资源站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