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參政議政 參政議政
緊盯“一號文件” 民革提了哪些涉農重磅提案
1月27日晚,被稱為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落實發展新理念加快農業現代化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若干意見》發布。民革中央“三農”委員會立即在微信群中進行轉載,幾乎所有委員都在第一時間給予了關注。
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是改革開放以來指導“三農”工作的第18份中央“一號文件”。《意見》強調要用發展新理念破解“三農”新難題,提出要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對解決“三農”新老問題、有序推動農業現代化、確保億萬農民邁入全面小康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在我國八個民主黨派中,民革明確將“三農”列為三個重點參政議政領域之一,多年來開展大量調研建言,不少成果都體現在“一號文件”等中共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中。同時,民革中央也高度重視研讀“一號文件”精神,將其作為接下來三農領域參政議政的重要指引和參考。
民革十二大以來,民革中央圍繞三農領域,結合“一號文件”提交過哪些照重磅提案?聚焦過哪些議題?提出哪些建議?結合2013年以來民革中央向全國政協會議提交的提案,小編進行了梳理。
2015年:為農村土地確權把好“法治關”
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為《關于加大改革創新力度 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意見》。當年,民革中央圍繞三農領域提交了六篇提案,涵蓋土地確權、農村金融、種業管理、規范征地等,大多與“一號文件”契合。
年度重磅涉農提案
《關于完善我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中相關法律的提案》
該提案是民革中央聯合東三省等多地民革組織調研的基礎上形成的,體現了民革三農和社會法制兩個優勢領域的結合。提案認為,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都對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連續多年下發的中共中央1號文件突出強調了確權登記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民革中央調研發現,制約確權工作推進的因素有:有政策依據,無法律依據;法律之間相關規定不一致;個別規章和司法解釋位階偏低;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制度存在缺陷。
民革中央提出四點建議:一是加快立法進程,將符合中央政策規定并在實踐中卓有成效的做法納入相關法律。二是加緊法律的修訂和完善工作,明確集體組織、集體成員的內涵和認定規范。三是出臺《集體土地登記法》,從法律層面規范土地承包經營確權工作。四是明晰法律對有關問題的規定,健全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的配套法律體系。
2015年民革中央6篇涉農提案目錄
《關于完善我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中相關法律的提案》
《關于推動各類金融機構為“三農”服務的提案》
《關于改革我國現行種業管理制度,做大做強民族種業的提案》
《關于創新土地管理體制機制,扶持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提案》
《關于規范征地程序,維護被征地農民權益的提案》
《關于修改完善<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的提案》
2014年:把脈農業“越補貼越窮”怪圈
2014年,中央“一號文件”為《關于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若干意見》。當年,民革中央提交了9篇三農領域相關的提案,聚焦農業補貼、生態補償機制、糧食主產區發展、新生代農民等議題,多數議題都在“一號文件“中得到體現。
年度重磅涉農提案
《關于改進完善我國農業補貼政策的提案》
為何在一些產糧大縣,國家越給予農業補貼,地方政府負擔越重,反而陷入“越農越窮”怪圈?長期關注“三農”問題的民革中央就此向全國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提交了《關于改進完善我國農業補貼政策的提案》,引發多方關注。
民革中央調研發現,當前農業補貼政策存在的問題主要是:糧食補貼標準低,生產成本高漲,政策補貼激勵效應日漸降低;補貼實施行政成本高,基層配套工作經費少,政策落實難度大;補貼的政策目標不清晰;宣傳不到位,監督監管難到位。
民革中央建議:一要將地方財政涉農補貼與地區糧食狀況掛鉤。二要著力提升各種補貼對種糧的激勵效應。三要以補貼促進規模經營。四要探索建立穩定價格帶和農產品目標價格補貼制度。五要增設農業公共服務補貼。
2014年民革中央9篇涉農提案目錄
《關于建立和完善三峽庫區農業面源污染控制的生態補償制度 》
《關于改進完善我國農業補貼政策的提案》
《關于嚴格壓縮黃淮海平原地下水開采的提案》
《關于加強牧民定居點基礎配套設施建設的提案》
《關于規范動物疫情公布和報道的提案》
《關于進一步加大糧食主產區政策扶持力度的提案》
《關于調整養老用地政策問題的提案》
《關于全面推開農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的提案》
《關于鼓勵企業培訓新生代農民工的提案》
2013年:建議加快農業人口市民化
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為《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農業,進一步增強農村發展活力的若干意見》。當年,民革中央共提交了11篇提案,其中聚焦的農業信息化、農業企業化、糧食安全、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等議題,都與“一號文件”重點強調的現代農業密切相關。
年度重磅涉農提案
《關于以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為核心,穩步推進城鎮化健康發展的提案》
城鎮化,不僅被認為是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一張“王牌”,也是解決長期困擾我國“三農”問題的一劑“良藥”。民革中央在這份《關于以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為核心,穩步推進城鎮化健康發展的提案》中,為此提出了新的角度和思路。
民革中央在提案中指出,中國的城鎮化應該是以人為本、公平共享的城鎮化,核心是人的城鎮化。以往的城鎮化更多地體現在城市建設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上,并沒有相應轉移更多農業人口,相反,是以排斥農民進城為代價的。提高城鎮化質量的核心在于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并以此為優化經濟結構,擴大內需創造條件。
民革中央建議:第一,擴大戶籍制度改革范圍,進一步加快農業轉移人口的“市民化”進程。第二,以土地制度改革為重點,給農業轉移人口“定心丸”。第三,以產業為支撐,為農業轉移人口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第四,以統籌安排為思路,分層分批的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
2013年民革中央11篇涉農提案目錄
《關于加快建立海洋生態損害補償、賠償制度,促進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的提案》
《關于加快農業信息化發展,提升我國農業現代化水平的提案》
《關于進一步加強我國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的提案》
《關于進一步完善伏季休漁制度,推動我國海洋漁業可持續發展的提案》
《關于加快農業企業化,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的提案》
《關于以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為核心,穩步推進城鎮化健康發展的提案》
《關于加大農田生態建設與保護力度的提案》
《關于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穩步推進城鎮化的提案》
《關于逐步健全公共服務制度,穩步推進農民工市民化的提案》
《關于大力提高獸藥行業整體競爭力的提案》
《關于促進糧食生產穩定發展,保障糧食供給安全的提案》(周福志)
編輯:孫莉姍
關鍵詞:一號文件 民革中央 提案 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