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天下 天下
檢察機關近3年向法院提出民事抗訴1萬3千多件
原標題:檢察機關近3年向法院提出民事抗訴1萬3千多件 民事訴訟領域虛假訴訟高發
新華社北京2月2日電(記者陳菲)最高檢2日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檢察機關加強民事訴訟監督工作情況,檢察機關通過抗訴和再審檢察建議兩種方式,對確有錯誤的生效判決、裁定和調解書進行監督。2013-2015年,共向法院提出民事抗訴13182件,提出再審檢察建議17843件。
最高檢新聞發言人肖瑋在發布會上指出,近些年來,民事訴訟中虛假訴訟高發。部分當事人違背誠實信用原則,制造虛假訴訟,利用訴訟這一合法形式謀取不正當利益,破壞了正常司法秩序,嚴重損害了司法權威和司法公信力。2012年至2014年,檢察機關監督虛假訴訟案件6829件,其中向法院提出抗訴和檢察建議4972件,移送犯罪線索957件。
最高檢在2015年組織開展的民事虛假訴訟專項監督活動中發現,虛假訴訟涉及的領域主要集中在民間借貸糾紛、房地產權屬糾紛、商標侵權糾紛、勞動報酬糾紛、保險糾紛等幾類。其中,因民間借貸糾紛案件的法律關系相對比較簡單,偽造證據、虛構事實比較容易,當事人通過合意串通達到非法目的不易被發現,致使民間借貸糾紛成為虛假訴訟的“重災區”。
檢察機關還發現,房地產中介機構人員、訴訟代理人、審判人員等參與虛假訴訟案件的現象時有發生。其中有的中介機構人員為不符合限購政策或限制買賣過戶的房產交易人“支招”,編造虛假的債務關系,通過提起“以房抵債”訴訟,辦理房屋產權登記或過戶手續。
“有的訴訟代理人變成了虛假訴訟的‘智囊’,為虛假訴訟的順利進行出謀劃策,積極運作。還有極個別的審判人員在收受當事人賄賂后,充當虛假訴訟的‘保護傘’,甚至直接牽頭制造虛假訴訟案件。”最高檢民事行政檢察廳副廳長呂洪濤在發布會上說。
最高檢要求,各級檢察機關加大對虛假訴訟、惡意訴訟的打擊懲治力度,重點打擊中介服務機構“居間造假”、涉案人員眾多的“規模性造假”以及有關人員為了個人利益主動參與造假等虛假訴訟行為。通過抗訴或再審檢察建議方式督促法院依法撤銷生效裁判、調解書。發現審判人員存在違法行為或者執行活動存在違法情形的,以檢察建議方式督促法院糾正違法情形。發現涉嫌刑事犯罪線索的,區分情況由職務犯罪偵查部門依法查處或檢察機關移送公安機關處理。(完)
編輯:玄燕鳳
關鍵詞:檢察機關 民事抗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