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最政協 最政協

為遼寧新一輪振興發展下好“先行棋”

遼寧省政協全會綜述

2016年02月03日 11:01 | 作者:劉彤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人民政協網沈陽2月3日電(見習記者 劉彤)  進入一月以來,已經連續低溫徘徊在零下20度左右的沈陽,在25日遼寧省政協開幕當天迎來氣溫的首次回升。雖然寒風依然凜冽,但久違的陽光讓每一個來參會的委員們心中暖意融融。

這是個好兆頭!

作為“共和國長子”,遼寧省肩負著重振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時代大任。“實現 ‘十三五’規劃目標,遼寧省要全面貫徹 ‘四個著力’要求,下好先行棋,打好主動仗,奮力開創振興發展的新局面。”聆聽政府工作報告,一字一句鏗鏘有力,與會代表都不禁陷入思索,這盤關乎遼寧未來發展大計的棋局究竟應該如何下、如何走?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使命,過去的的一段時間,遼寧在經濟轉型、招商引資、出口貿易等方面進入前所未有的瓶頸期。在這次省政協全會期間上,主席、常委和各民主黨派、各界別的委員們暢所欲言,認真總結過去一年的經驗、啟示,耐心謀劃未來五年的發展方向,凝心聚力,為完成遼寧省新常態下經濟社會的創新轉型、實現老工業基地新一輪全面振興共商大計。

惠民富民,凝聚政協智慧

“民生”,看似簡單的兩個字,卻牽涉到教育、醫療、環境、社保、養老等等各個領域。遼寧省政協堅持履職為民,密切關注民生改善,不定期組織引導廣大政協委員深入群眾,廣泛聽取基層意見,力求能第一時間真實反映群眾呼聲和訴求。

前不久,“沈陽霧霾爆表”一事登上各大新聞媒體頭條,這也成了委員們討論的話題之一。在遼寧省政協委員欒明擁看來,生態文明建設是實現永續發展的根本要求,遼寧省應促進傳統制造業綠色改造,嚴把招商引資企業“環保關”,支持綠色清潔生產,調整能源結構,加大對火電、鋼鐵、水泥行業環境綜合治理。他認為,落實環保舉措,實行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形成政府、企業、公眾共治的環境治理體系,才能還給百姓藍天白云和綠水青山。

除了氣候環境,能喝上放心干凈的飲用水,也是委員們關注的民生大事之一。在“十三五”期間,有一個值得全省百姓高興的事情,那就是遼寧將大力推進“東水濟遼”工程。對此,遼寧省政協委員、省水利廳副廳長王殿武表示,通過這一重大民生工程的實施,大連、盤錦和沈陽的康平、法庫兩縣的百姓們都將喝上大伙房水。“之前沈陽市都是靠開采地下水源供給城市用水,現在則是使用大伙房水庫的地表水,然后采用管線輸送至沈陽以及下游城市,水質由于原先的地下水質。”王殿武說,為了防止水源出現應急問題,原有水源地的地下水源開采井變為了備用自備井,并經常性的維護檢修,確保在大伙房輸水出現問題時快速啟用,持續保障沈陽城市供水安全。

而遼寧省政協常委付立春在本屆全會上最為關注的則是養老問題。“最新數據顯示,截止2014年末,遼寧省60歲及以上人口851.1萬人,占19.38%,較2013年年底增加了51.8萬人。現在平均每五個遼寧人中就有1位老人。”付立春建議,應盡快打破格局分離狀態,將“醫養結合”服務模式建設盡快納入區域老齡發展規劃、衛生規劃和醫療機構設置規劃,形成以生態環境為依托、以中醫藥服務為特色、以設立健康產業投資基金為引導、以院校和養老機構建立養老服務培訓基地的良好環境,讓老人們的晚年生活更從容。

天下順治在民富,天下和靜在民樂。委員們認為,民生無小事,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續改善城鄉人民生活,是“十三五”期間遼寧新一輪振興發展中必須認真走好的第一步棋。

改革,迫在眉睫

改革不是一句口號。雖然年年提、人人說,但真正大刀闊斧的行動起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這是需要從傳統觀念、固有模式、管理制度等各個細節方面進行轉變調整。 在本次全會上,關于“十三五”期間改革的話題層出不窮,而“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字眼尤為最多。委員們認為,遼寧省是全國重要的老工業基地之一,產業結構以第二產業為主,經濟長期以粗放模式發展,許多產業仍處于價值鏈的低端,核心專利較少,市場競爭能力不強,嚴重阻礙我省經濟的長足發展。

對此,遼寧省政協發揮協商調研的履職實效,經過調研17個課題、30余次的通報會、座談會、研討會,在本省以及上海、重慶、江蘇、湖北開展深入調研、學習考察,反復研究論證,最終,遞交了《關于科學編制我省“十三五”規劃的建議》。該報告從指導思想和經濟增長目標、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強化創新驅動、加快產業結構調整等六大方面提出20條意見建議,得到遼寧省委、省政府的重要批示,并納入遼寧省“十三五”的規劃和政府工作報告中,令委員們大受鼓舞。

不過,在投資領域頗有建樹的高群委員則深感本省金融投資環境的變革困境。她說,傳統觀念根深蒂固,很多先進省份的投融資理念難以在這里實行。高群認為,“十三五”期間必須立足破解經濟社會體制機制障礙,政府應加大對金融產品、業務、政策的支持,推進全面深化改革,通過引進發達省份的先進的金融創新、金融理念,來扶持本省中小企業。

“振興遼寧經濟的出路在哪里?不在于大投資項目的拉動,不在于房地產業的刺激,甚至不在于等著依靠中央再一次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政策扶持,而在于我們自己認清形勢,精心聚力,切切實實做好遼寧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遼寧省政協委員、東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杜兩省認為,計劃經濟條件下形成的遼寧經濟結構,其特征已不適應新常態下的經濟發展,因此十三五期間,遼寧經濟要走出困境,必須實現環境友好的增長、可持續的增長、有效率的增長和包容式增長。

委員們在討論中紛紛表示,推進全面深化改革,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是遼寧省突破經濟發展瓶頸的重要著力點。因此,改革,迫在眉睫,這也是振興老工業基地必然要走的一步棋。

創新,吸引“鳳還巢”

作為東北地區惟一的既沿海又沿邊的省份,遼寧有得天獨厚的沿海資源優勢。2015年,省政協以“深入實施遼寧沿海經濟帶開發開放戰略,推動遼寧老工業基地新一輪振興”為議題,聯合九三學社中央、全國政協經濟委及沿海各城市政協共同舉辦了第八屆遼寧沿海經濟帶政協論壇,提出要進一步擴展開放領域,搶占對外開放制高點,將遼寧沿海經濟帶開發開放納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等建議,為促進省委省政府科學決策發揮積極作用。

該論壇自2008年成功舉辦以來,每屆都力圖在各相關領域豐富內容、深化主題、創新形式,掀起一場“頭腦風暴”。該論壇的舉辦不僅有利的發揮遼寧沿海經濟帶資源優勢,更重要的是為推進本省企業、產品“走出去”戰略,吸納省內外優秀人才創造了良好的契機。委員們在討論中認為,實現老工業基地的振興,將更多依靠人力資本、技術進步和效率提升,充分釋放和激發人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本次全會,遼寧省工商聯界別專門帶來“支持創新創業服務體系”的提案。提案中認為,遼寧省全面振興的新動力和保障就是創新。他們認為,首先要建立人才柔性流動機制,實現人力資源的開放性、市場化流動配置,鼓勵科研人員創業,促進科研人員在高校、科研機構、企業間合理自由流動;其次,在人才引進方面,除注重引進高層次人才外,要更加注重對創業型、研發型、技能型和非政策性創新創業人才的培育和引進,特別是要注重企業家人才的引進和培養。通過優化人才認定標準、加大政策引導和支持,使政策更多輻射和惠及各類創業創新型人才,實現對人才群體的規模化集聚,并加強配套措施跟進,確保其能夠在遼寧找到相應的創新土壤。遼寧省還應以高等院校引進、改革為支撐,產出一批國際領先技術成就, 加強與國內外著名大學的聯系與合作,引進一批國內外知名大學進入我省,提升我省創新發展的軟實力。同時,要以培育創客群體為重點,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營造全社會全民創新環境為保障,構建協同創新體制機制。

以往孔雀東南飛,而今還需引得鳳還巢。白寶玉委員在小組討論中表示,“我們省有眾多的重點院校,每年培養大量優秀的人才,但為何都選擇離開本地?這恰恰說明我們的 ‘軟環境’還有欠缺,我們要做的不僅僅是要吸引優秀人才,更應該培育好優良土壤,留住本省的創新人才。”

委員們在調研中還了解到,遼寧省有多個重點高校、科研機構,強大的科研力量使得本省科技創新人才優勢突出。但受制于保守的科研成果轉化政策,本省人才優勢沒能及時轉化為科技優勢、經濟優勢。只有不斷完善激勵政策,充分釋放廣大科研人員的積極性,才能為本省的經濟發展提供強大動力。因此,人才,是走贏這盤棋的關鍵一步。

四天的會期結束了,而對遼寧新一輪振興發展的討論卻遠未停止。過去的一年,遼寧省在“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環境下砥礪前行,創造了來之不易的成績。人心齊,泰山移。只有牢牢把握好正確的政治方向,緊扣中心工作,堅持改革創新,加強團結聯合,才能走好這盤“先行棋”。正如遼寧省政協主席夏德仁在工作報告中所說,要增強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充分發揮人民政協大團結大聯合的優勢,把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都團結起來,把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都調動起來,積極進取,扎實工作,認真履職,為加快推進遼寧老工業基地新一輪振興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編輯:薛鑫

關鍵詞:遼寧省政協 遼寧省政協全會 遼寧省政協委員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日韩欧美国产动漫综合 | 在线日韩欧美国产视频 | 制服丝袜欧美久久 | 亚洲va韩国va欧美va久久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乱码 | 亚洲天堂在线视频观看综合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