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好聲音 好聲音

民建上海市委:完善自由職業者社會化管理

2016年02月17日 09:24 | 來源:民建中央網站
分享到: 

自由職業人員,是指那些不與用人單位建立正式勞動關系,又區別于個體、私營企業主,具有一定經濟實力和專業知識技能并為社會提供合法的服務性勞動,從而獲取勞動報酬的勞動者。在我國自由職業者中,年輕人占絕到大多數,年齡在30歲以下的人數占到總人數的7成。(《2015自由職業者現狀報告》全球最大的職業社交平臺LinkedIn領英集團發布)。作為經濟發達地區,本市的自由職業者人數眾多,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興起,自由職業者數量將繼續快速攀升。

目前自由職業者發展中面臨的突出問題

1、 底數不清。我們目前采用的自由職業者自由繳納社保的制度,然眾多未繳者政府對其人數掌握不準,底數不清造成扶持政策不精準。

2、 情況不明。目前,我國自由職業者中的主體多是在改革開放后成長起來的青年人,就業情況多變,經濟和生活狀態多變,但在大多數地方,政府管理部門對這一群體的生存狀況和利益訴求了解不多、不深、不透。

3、 服務不周。政府部門出臺了許多針對企業的優惠措施,這些優惠措施并未惠及日漸龐大的自由職業者群體,一些國家救助和福利,也沒有針對這一群體的具體設計。

4、 權責不等。自由職業者與企業員工一樣繳納了社會保險金,理應獲得同樣的待遇。企業員工有一部分社保金是企業繳納的,而自由職業是個人全額繳納。

為此,建議:

1、 以街道為單位,建立居民就業情況動態電子信息庫。目前居民就業情況主要體現在紙質版《勞動手冊》,作為政府派出機構的街道辦事處沒有居民《勞動手冊》的電子版,無法對居民就業情況進行動態管理,因此,建立居民就業電子檔案,是摸清底數和情況的基礎。

2、 建立無單位人員《勞動手冊》跟蹤程序。現在的《勞動手冊》從初始登記后,基本在單位或勞動者本人手中,脫離了街道勞動保障部門的視線。如果把《勞動手冊》移交程序設定為由單位——街道——本人,街道就可以全面準確了解勞動者的勞動關系變化情況,對《勞動手冊》由個人持有的對象進行定期訪問,并進行跟蹤管理和服務。

3、 建立自由職業者國家福利注入賬戶。雖然自由職業者沒有工作單位,但在以國有經濟為主的體制下,每一個民眾都有享受國家紅利和福利的權利,政府部門應為每一個自由職業者建立福利收入賬戶,作為享受社會保障的依據。

4、 設立自由職業者稅收先征后退專用賬戶。隨著自由職業者數量增加,未來一旦出現嚴重生活困難,政府不能甩手不管,因此,政府應為勞動年齡段的自由職業者建立稅收先征后退專用賬戶,鼓勵自由職業者在收入豐收期多交稅,大部甚至全部退入該賬戶,作為自由職業者未來的養老保障資金。

(本文系民建上海市委2016年組織提案)


編輯:孫莉姍

關鍵詞:民建 上海市 自由職業者 社會化管理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国产精选AV免费 | 亚洲图揄拍自拍另类图片 | 伊人久久五月丁香综合中文亚洲 | 亚洲日韩AV不卡在线播放 |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人妇电影99 | 黑色丝袜脚足国产在线看非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