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有錢不能成為中超任性的理由

2016年02月23日 10:49 | 來源:人民網
分享到: 

這個轉會期,中超聯賽的購買力令全球側目。巴甲聯賽冠軍科林蒂安四大主力被中國俱樂部“挖走”都已算不得大新聞,馬德里競技的馬丁內斯、巴黎圣日耳曼的拉維奇、國際米蘭的瓜林、切爾西的拉米雷斯……過去中國球迷只能在電視上一睹風采的“大咖級”球星,如今紛紛駕臨中國聯賽。

球迷有了眼福,俱樂部實力上了臺階,聯賽影響力和上座率激增……花大錢買大牌,看上去似乎是筆只賺不賠的生意。

事實卻并非如此,中超、中甲球隊一擲千金“買買買”的背后,其實有不少值得推敲的地方。

為了給更大牌的外援騰出位置,有的球隊不得不將去年才引進的外援掃地出門。比如,上海申花去年11月剛剛同球隊的最佳射手卡希爾續約,幾天前卻與這位功臣解了約,據悉違約金高達上百萬美元。

這般花冤枉錢的故事在如今的聯賽中比比皆是。畢竟,外援數量有限,在各大球隊“軍備競賽”升級的背景下,要想跟得上潮流似乎就得下狠心、“出點血”。

然而,有錢顯然不能成為任性的資本。花大錢解約外援既得不償失,也違背了職業聯賽的發展規律。何況,當初高價引進的外援,若非“水貨”,如果耐心為其尋找下家,完成轉會或租借絕非難事。比如廣州恒大就把埃爾克森賣給了廣州富力、山東魯能將失去位置的烏索租借回巴西聯賽,都是兩全其美的解決方案。

一段時間以來,中超聯賽在引援方面的某些不職業行為已經引起“公憤”,如在轉會過程中私下接觸球員、合同協商不專業等。這給外界造成了中國球隊“錢多人傻”的形象,無助于中超聯賽的可持續發展,也與足球改革方案對聯賽的期待背道而馳。

隨著中超版權賣出80億元高價以及足球改革的熱潮,中超聯賽正迎來發展的黃金時期,大牌球星紛至沓來正是聯賽發展自然而然的結果。但是,一個成熟的聯賽,既需要火爆的球市,也需要職業規范的球隊管理。更重要的是,聯賽需要為一國的足球發展提供人才保證。從中國男足近年來的表現來看,這一目的顯然并未達到。相反,如今的國家隊已經罕有高水平的前鋒,以至“歸化外國球員”的呼聲一度塵囂甚上。

足球改革方案中曾經提到,要研究引進高水平外援名額限制等相關政策及決策機制。如此看來,外援政策調整確實需要提上日程了。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中超聯賽購買力 科林蒂安四大主力 中超有錢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在线中文字幕有码中文 | 欧美日韩天堂在线视频 | 婷婷综合中文字幕亚洲 | 日韩高清在线观看不卡一区二区 | 亚洲AⅤ日韩AV电影在线观看 | 久久九九99这里有精品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