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6全國兩會專題報道>人物2016 人物2016
朱光耀委員:2016年是推進結構改革的關鍵之年
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7日電(中國青年網記者 郭蕾 李延兵)“印象最深的就是李克強總理強調,千難萬險,中國的經濟一定要向前推進,我們有堅強的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我們有同心協力來建設我們美好國家的人民。”全國政協委員、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這樣說道。“堅持改革開放,堅持穩中求進,堅持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這是我們工作的指導原則,相信人大代表審議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一定會堅定地支持中國政府,支持報告中的政策建議。”朱光耀表示,2016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開局年,也是推進結構改革的關鍵之年。
3月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開幕后,全國政協委員、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接受記者采訪。記者李延兵攝
“推進經濟建設,我們的宏觀經濟政策要穩、微觀政策要活、產業政策要準、改革政策要實、社會政策要托底的五大宏觀政策要得到全面的貫徹執行,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戰役我們有決心一定要打贏,這樣中國經濟的發展就具備更加堅實的基礎。”朱光耀說道。
對于去產能,朱光耀表示:“我們經濟結構改革,特別是供給體系的結構改革,現在選了兩個重要的產業,就是鋼鐵和煤炭。這兩個產業在國民經濟體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這兩個產業過去對我們經濟的增長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但是現在出現了產能過剩,怎么辦?現在中央已經確定鋼鐵和煤炭這兩個產業作為去產能的關鍵產業,因為它在中國具有巨大的意義,在全球也有影響,那么去鋼鐵的產能,在過去的三年實際上中國已經做出了艱苦的努力,粗鋼產量減少了9000萬噸,今后的3-5年按照國務院的部署,我們粗鋼產量要減少1億-1.5億噸,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改革力度。”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朱光耀 結構改革 2016年 關鍵 “十三五”規劃 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