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6全國兩會專題報道>本網原創 本網原創

從飛機起落架說開去

讓中國制造走出“貪大求快”

2016年03月10日 23:09 | 作者:王碩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10日電(記者 王碩)“中國制造想走向‘高、精、尖’,經營思想要改變,有時并不是生產不出來。” 在政協小組討論會上, C919大型客機總設計師吳光輝委員向大家分享了他親身經歷的事情。

在生產C919大型客機過程中,制造飛機起落架需要一種特制鋼材。這種鋼從前只能從國外進口。

“我們就與寶鋼商量,看他們是否可以進行研發。”

經過一年多時間的科技攻關,寶鋼自主研制的飛機起落架用300M鋼做了出來,并通過了國際航空業的權威認證,達到了民航適航認證要求的各項指標。

“但是初期報價比德國提供的高了一倍。”

怎么辦?為了助推中國鋼鐵企業進入民用航空材料供應商行列,寶鋼做出決定,參照德國價格進行報價,成為了中國商飛的供應商。

如今,由于優質的質量,國產300M鋼得到了國際供應商的認可。“現在空客A320的起落架也用上了中國鋼,相比從國外運來,僅運費就大大降低。”

然而,事實上,由于每年生產飛機的數量有限,市場對這種鋼的需求量并不大。

量小、先期利潤較低,卻又對技術有非常高的要求,過去,這往往讓企業避之不及。

軸承鋼也是如此。它是所有鋼鐵生產中要求最嚴格的鋼種之一。

“做出來的軸承鋼珠很小,一顆一顆的。”吳光輝用兩只手指比劃出黃豆大小,“這個東西用起來量也不大,從前人們覺得特意為它開個精煉爐不值,而且從研發到真正生產還需要大量精力,所以很少有人愿意去做這方面的研發。”

“現在到了轉變思路的時候了。”吳光輝表示,一方面,“我們應該從國家層面改變相應的考核機制,讓企業踏下心來,鼓勵一些企業去做一些高精尖的元器件。”

另一方面,“企業也不能一味地追求大產量,就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企業要轉變發展模式,“開展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這樣才能在增強企業競爭力的同時,將中國從制造業‘大國’轉變為制造業‘強國’。”

編輯:薛鑫

關鍵詞:全國兩會 中國制造 吳光輝委員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在线免费看片a欧美 | 亚洲欧美国产另类首页 | 日韩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日日超级碰碰碰碰久久久久 | 亚洲精品五级在线 | 午夜福利片国产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