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集·言論集·言論

許進:遏止“隱形腐敗”再蔓延

2016年03月21日 11:29 | 作者:許進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中共中央頒布“八項規定”以來,“四風”和腐敗蔓延勢頭得到初步遏制。但同時,各級官員特別是基層官員不作為,即“為官不為”現象,漸有抬頭并蔓延之勢,值得高度重視。


許進

許進


總體上看,為官不為表現為:一是畏首畏尾,不敢為,是為怕政。許多官員在遵守中央規定不吃不拿的同時,抱著“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的自保邏輯,因而消極怠工,不敢作為。二是能拖則拖,不愿為,是為懶政。對于本該自己分內的職責,有的官員假借“簡政放權”之名“簡政棄權”,能不辦則不辦,能推脫則推脫。三是厭研怠學,不會為,是為庸政。在思想觀念上,有的官員疏于前沿理論和知識的學習,排斥理念的更新。在做事方式上,善搞“一刀切”,簡單粗暴的思維易致利益沖突而徒增社會風險。


作為決策落地的神經末梢和群眾接觸的直接窗口,基層的消極不作為造成的影響更為直接。中央高層已經多次釋放信號,為官不為、尸位素餐本身就是一種“隱形腐敗”。那么應該如何遏制“為官不為”行為呢?


一是完善法律規范,實現反腐法治化。盡快完善反腐敗的法律法規,實現反腐制度化、法治化。厘定行為預期,維護穩定的政治生態,官員不用為求自保,逃避塞責,才能敢作敢為。


二是完善考核體系,強化問責機制。首先,科學考核。要制定合理的考核目標、科學的考核標準和方法,明確“為”與“不為”的界限,注重對實際成績的考評,考評主體引入其直接服務對象,提升信度和效度。其次,獎罰并重。對敢作敢為、有所作為的官員增強正面激勵,對于明顯消極不為的官員,應強化問責機制。


三是正確發揮網絡輿論的監督作用。網絡輿論的壓力不容小覷,“老虎蒼蠅”的紛紛落馬充分顯示了其作為監督利器的重要作用。不過,“只要上網立刻下馬”的邏輯仍然值得推敲。缺乏合理的調查處理和程序規范,而直接屈從于網絡輿論壓力的處置,必然導致官員集體失聲,更不用談積極作為。


四是試行領導干部試錯保護機制。試點與試錯是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快速發展和制度漸進完善的兩大經驗。要嘗試對敢想敢做的,尤其是年輕的領導干部,實行試錯保護,對待腐敗零容忍,但工作開展中出現的錯誤,如不涉及法律和原則問題,要盡可能地寬容,甚至為其承擔一定責任,切不可將工作犯錯與作風腐敗混為一談,打擊官員的積極性。


(作者系全國政協委員、清大筑境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許進 隱形腐敗 反腐法治化 網絡輿論監督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在线精品自在视频观看 | 亚洲码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免费Av中文字幕五月天 | 日本五月丁香有码在线观看 | 久久96热情精品国产高清 | 中文字幕在线流畅不卡高清 |